(原标题: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归母净利下滑逾三成:创新药收入增长10% 旗下正大玉膳坊收2张罚单)
中国网财经9月11日讯(记者 魏国旭)中国生物制药近日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8亿元,同比微增0.5%;盈利27亿元,同比下降15.2%,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盈利12.6亿元,同比下降34.5%。
这是中国生物制药连续第二年中期业绩“增收不增利”。2022年上半年,受旗下公司科兴中维疫苗销量下滑的影响,中国生物制药期内营收151.9亿元,同比增长5.9%;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77.3%。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旗下的外科/镇痛用药收入23.32亿元,同比下降7.5%,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5.3%。同样下滑的还有贡献公司总收入三成的抗肿瘤用药,期内收入共44.92亿元,同比下降9.4%。海通国际研报指出,这分别受到疫情及第八批集采的影响。
不过,在中国生物制药旗下产品盖三淳被纳入第八批集采后,分析机构和公司管理层均判断集采不确定性基本出清。中国生物制药CEO谢承润表示,公司年收入5亿元以上的仿制药(剔除独家产品)均已纳入集采范围。海通国际研报认为,随着集采消化、创新药获批数量增加及销售放量,公司有望恢复稳定的双位数增速。业绩报告也显示,中国生物制药二季度的业绩显著增长,营收和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0%和20.7%。
值得一提的是,利润下滑并未影响中国生物制药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达23.6亿元,同比增长15%,研发费用率增长1.9个百分点至15.4%。与之对比的是,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期内均录得下降,销售费用53.8亿元,同比下降6.4%;管理费用10.6亿元,同比下降10.2%。
创新药收入占比增至25%
研发投入增长的背后,是中国生物制药在创新药领域持续发力。以仿制药立足后,中国生物制药开始布局创新药,提出以仿制为基石,向创新全面转型,创新药驱动增长。2018年,公司旗下正大天晴研发的1.1类小分子抗肿瘤药安罗替尼上市,当年销售额10亿元,此后创新药的收入贡献逐年上升。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生物医药来自创新药的收入为38.6亿元,同比增长10.9%,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5.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个百分点。
管线布局方面,中国生物制药在肿瘤领域收集了更多的候选药物,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该领域共有46个的创新候选药物处在临床申请及以上开发阶段,包括3个上市申请阶段,4个临床III期,8个临床II期,31个临床I期。
此外,中国生物制药还有7个肝病领域候选药物、8个呼吸系统领域候选药物和4个外科╱镇痛领域的创新候选药物处在临床申请及以上开发阶段。据了解,中国生物制药的创新研发聚焦四个领域,分别是肿瘤领域布局以安罗替尼为核心的联用组合,肝病领域关注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他代谢疾病,呼吸领域布局ROCK2等高潜力分子靶点,外科/镇痛领域计划建成国内最大的外用制剂产品管线。
若统计上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期末中国生物制药的在研产品共计127个,其中抗肿瘤用药60个、肝病用药10个、呼吸系统用药21个、外科/镇痛用药17个,其他类用药19个,共涉及I类创新产品69个。
间接子公司年内两次被行政处罚
在发力创新药的同时,中国生物医药还涉足了大健康领域,视其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主打膳食健康创立了正大玉膳坊品牌,于2019年正式营业。正大玉膳坊品牌官方微信显示,该品牌的主理公司为正大玉膳坊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该公司也出现在了中国生物医药2019年的年报中,应占股本权益为间接持股100%。
不过,与创新药业务的高歌猛进相比,正大玉膳坊的发展相对曲折。目前其官方商城中,过半商品为暂无或缺货状态。据计算,店内销量最好的一款产品售出量为601件。
与此同时,品牌主理公司正大玉膳坊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今年连续陷入违规麻烦。据信用中国(浙江杭州),该公司今年7月因涉嫌普通食品宣传保健功效,被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消除影响并罚款4万元。
处罚决定书显示,正大玉膳坊在平台上销售“正大制药白芸豆压片糖果”和“正大制药益生菌白芸豆酵母压片糖果”,产品页面宣传“大餐救星”,“大餐救星 狙击糖脂盐”,“阻断油腻”,“阻断淀粉”,“抑制脂肪专利”,实际产品为普通预包装食品,非保健食品或药品,该公司只提供了产品配料“海藻粉”的文献资料及益生菌的发明专利证书,但无法证明文献资料与涉案产品具有关联性,也无法提供整体产品具有上述宣传功效的相关依据。
这并非正大玉膳坊今年首次被罚。今年4月,该公司还因经营的消毒产品“肤乐抑菌膏”卫生安全评价不合格,被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健康局罚款1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