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长安保险偿付能力再次变负 踩雷P2P风险仍未解

来源:中访网 2023-08-16 15:0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长安保险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偿付能力再次跌为负值,公司目前实际资本已经为-4.15亿,已经努力一年的增资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化解这一危局?

(原标题:长安保险偿付能力再次变负 踩雷P2P风险仍未解)

日前,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保险”)发布今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再次跌为负值,均为-58%。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已经告危,分别跌到10.36%和20.72%。(监管要求两者及格线分别为50%和100%。)

该公司表示,正积极推进增资工作,以提升公司的偿付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不过,这一努力似乎并不顺利。

01

偿付能力遭困 实际资本为负

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半年长安保险保险业务收入为18.4亿,同比下降5.83%。其中车险业务保费收入12.67亿元,下降9.94%;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68亿元,增长8.63%;意外险和健康保险业务保费收入1.06亿元,下降9.66%。

上半年公司依然亏损4096.57万,去年同期亏损6637.89万。公司承保业务综合成本率105.86%,较上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公司偿付能力跌到负值,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均为-58%。不过在今年一季度,长安保险偿付能力已经不乐观。

来自长安保险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第二季度,相较于第一季度,核心一级资本下降49229万元,实际资本下降56996万元。目前公司实际资本已经为-4.15亿,在2022年底就已经变为-0.51亿。

在2023年第1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评价中,长安保险被评定为D类。主要原因是公司留存收益为负,核心资本不足,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不达标,可资本化风险大;公司治理得分较低,公司治理较为薄弱。

为了提升偿付能力,该公司正急欲进行增资。不过目前看来,并不顺利。

早在2022年第二季度,长安保险就提出要增资,提升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但是一直未能如愿。

今年一季度提出要在二季度完成;

在二季度又提出在三季度完成。

目前来看,似乎并不顺利。

2018年该公司偿付能力曾经跌为负值,到2019年第二季度一度跌到了-222.27%。2019年8月,通过增加注册资本,偿付能力得到恢复,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分别提升到了83.49%和166.98%。

02

踩雷P2P风险未解 诉讼不断

导致长安保险目前困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曾经踩雷P2P,涉足的P2P履约险导致巨额亏损,即使到如今这个窟窿还没有填上。

2015年起,长安保险开展了个人房产、个人车辆抵押贷款融资和汽车消费分期融资等保证保险业务,合作对象有钱保姆、融金所、好利网等多10几家P2P平台。

2018年开始,网贷行业爆发 "暴雷潮 ",不断有平台跑路、失联、兑付困难。这种效应也迅速波及到长安保险,毕竟公司需要按照保险合同为多家P2P "兜底履约 "。

当时的长安保险有多狼狈,从当时的偿付能力报告就可以看出来。

2018年第三季度,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都降到了-41.5%,而上一个季度还分别为76.1%和152.3%。净资产从第二季度的6.38亿,直降到了1722.77万。

2018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巨额的赔付压力让公司的经营遭遇巨大压力。

2016年之前,长安保险虽然没有大规模盈利,但是每年也有千八百万盈利,2017年亏损了1.95亿,2018年更是巨亏18.33亿。

根据长安保险公告看,至今这个窟窿尚未填平。

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2年1月、6月和7月,长安保险依次向向苏州安融车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州安融)支付6900万元、1853.83万元和5800万元,合计金额14553.83万元。今年1月12日、17日和6月25日,又三次向苏州安融支付 4000万元、1325.31 万元和530.2万元,合计金额5855.51万元。

上述合计20409.34万元(约2.04亿元)款项由苏州安融支付给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杭州金投行金融资产服务有限公司、杭州惠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些资金的用途是“存量底层借款已逾期但未进入理赔程序的信保业务风险化解”。

说白了,就是为以前的履约险填窟窿。

长安保险表示将与苏州安融共同负责对底层客户清收,逾期债权处置回款除用于支付必要的处置费用外,全部留存到长安保险。

只是不知道能够清收回多少资金?

这还不是全部,今年1月份,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杭州金投行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又把长安保险起诉到法院,要求判令长安保险支付保险赔款37015.68万元(约3.7亿)。

除此之外,安徽兴泰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今年4月份也起诉长安保险,涉案金额6830.42万元。今年6月,长安保险被金华银行起诉,原因也是贷款履约保证保险纠纷诉讼标的总额5120.47万元。

来自长安保险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03

应收代位追偿仍居高位 

国厚资产帮“讨债”?

2019年8月,安徽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厚资产)通过增资扩股,成为长安保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1.68%,原第一大股东长安保证担保有限公司降为第三大股东。国厚资产董事长李厚文目前也是长安保险董事长。

国厚资产是安徽首家具有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AMC)。

2019年国厚资产入股长安保险时曾立下目标:未来争取在3-5年内,实现保费规模过百亿、总资产过百亿“双百”目标。不过目前看来,这“双百”目标实现起来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截至今年6月30日,长安保险总资产为78.74亿,上半年保险业收入18.4亿,达成过半目标。


今年7月,长安保险发布公告,由刘昆接替张子良,担任临时负责人。

不过作为有着不良资产处置经验的国厚资产在“讨债”方面能否帮助长安保险呢?

2018年,P2P暴雷潮之后,长安保险形成了巨大的应收代位追偿。

2016年,这一数值仅为0.38亿,2017年增长到了2.14亿,2018年猛增到12.37亿。根据2022年年报,这一数据仍然达到6.72亿。


在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长安保险表示,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已经开始影响公司展业,监管也将对公司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会造成2023年度保险业务进一步大幅下降,保费资金流入也将大幅下降。公司2023年度整体流动性风险相比以往年度大幅增加。

国厚资产能否帮助长安保险渡过难关?尚需观察。

内容来源: 险联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