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月非农磨刀霍霍!华尔街剧本来了,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夜?)
北京时间周五21:30,美国劳工部将公布2月份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及2月份失业率数据。
3月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鹰”气满满,称必要时可能加快升息步伐,利率峰值料高于先前预期,暗示3月可能加息50个基点。
但鲍威尔又稍微安抚了一下市场,说美联储尚未就3月份的政策会议做出任何决定,接下来的政策行动将受到经济数据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展望的指引,其中的职位空缺、CPI、PPI和就业报告数据都是美联储观察的目标。
目前的联邦基金利率为4.5%-4.75%,距离3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还有近两周时间,本周五的美国2月份非农就业报告,以及下周的通胀报告、零售销售等数据将对即将到来的议息会议决定至关重要。
因此,今晚的2月非农数据是全球市场翘首以盼的重要经济数据,市场聚焦劳动力市场强度及劳工薪资增速。数据是否继续保持强势是决定美联储3月的议息会议上加息25基点还是50基点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美国最新公布的当周失业金、职位空缺、小非农ADP的数据,来窥探2月的非农数据的强弱程度。
事实上,美国疫情后持续强劲的劳动力市场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1月非农数据爆表更是给市场沉重一击,1月新增非农就业51.7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18万人,失业率降至3.4%,创过去50年来新低。
叠加过去一个月美国经济数据普遍好于预期,1月CPI通胀放缓的速度减慢,美联储青睐的PCE通胀更是较上月反弹,3个月年化核心PCE通胀从去年12月的3.6%上升至1月的4.7%。
美元指数反弹+10Y美债收益率破4%的恐怖组合让全球金融资产承压狂泻。
而且从美国最新公布的当周失业金、职位空缺、小非农ADP的数据来看,美国2月“小非农”ADP就业和JOLTS职位空缺显示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2月非农数据恐会继续爆表。
数据显示,2月ADP就业人数增加24.2万人,超过预期的20万人,1月份人数从10.6万人更是上修至11.9万人。
1月份美国职位空缺数量从环比从12月的1123.4万下降至1082.4万,虽然职位空缺数量少了,但仍处历史高位,且高于市场预期的1050万,这也是该数据连续第5次超出预期。
这表明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仍是供不应求,助力薪资上涨,继续给高烧不退的美国通胀“拱火”。
虽然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创五个月来最大增幅,扭转三周连降势头,似乎和美国劳动力市场带来降温的希望,但其基本趋势仍与劳动力市场吃紧的状况相一致。
美国劳工部报告,截至3月4日的一周内,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21,000人,经季节性调整后为21.1万人,创10月以来最大增幅,且请领人数升至两个月来最多。尽管如此,请领人数仍然远远低于30万人这种与经济衰退相关的水平。
综合数据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势依旧,因此目前市场的共识是2月非农数据继续爆表。经济学家预计美国2月份的招聘仍然强劲,工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1月。
经济学家预测2月新增就业岗位225000 个,预计失业率将稳定在 3.4%。平均时薪预计同比增长 0.4% 或 4.8%。这高于1月0.3%的增幅
摩根大通预计就业增长将在1月份强劲增长后大幅放缓,但劳动力市场在2月份整体仍保持强劲。预测2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0万,而失业率保持在3.4%。
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表示,她预计2月份将创造21万个就业岗位。“真正的问题是美联储需要什么样的门槛才能真正停止加息周期或停止升息 50 个基点,”
美国银行高级美国和全球经济学家 Aditya Bhave 预计2月份新增23万个工作岗位,而 1 月份的数字被夸大了。
摩根资产管理首席投资官Bob Michele表示,如果本周的非农数据非常强劲,那么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回归,但一旦加息步伐下调至25个基点,重返50个基点的加息就会面临相当高的障碍。美联储重返50个基点的加息将使市场混乱,并使经济震荡。
Peak Trading research研究主管Dave Whitcomb:自鲍威尔本周中发表鹰派言论以来,市场一直处于避险模式。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超过40万)将推动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另一波抛售潮,因美联储的强硬预期和美元走强。
当然了,目前市场最关心的就是美联储在3月的议息会议上究竟是加息25基点还是50基点。理论上来说,如果经济数据依旧强势,美国通胀下行放缓,美联储是有充足的动力来加息50基点。
但除了抗通胀,美联储还有兼顾美国经济的增长,还要防风险。
因此目前另一个担忧是大幅加息是否会引发金融风险?利率高且维持时间越长,金融市场出现风险的几率就越高。
随着过去一年全球主要的央行集体开展货币紧缩比赛,全球融资成本继续走高,全球金融不稳定风险上升,如英国养老金、瑞信风波,还有今年的黑石集团价值5.31亿欧元的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被传出发生违约,以及昨晚美国硅谷银行暴雷,令市场担忧银行业的“雷曼时刻”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