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平安系高管亮相方正证券业绩会,首份年报+首场业绩会,四个市场关切摆在台面上

来源:财联社 作者:林坚 2023-02-28 14: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平安系高管亮相方正证券业绩会,首份年报+首场业绩会,四个市场关切摆在台面上)

财联社2月28日讯(记者 林坚)2月27日晚间,证券行业首份2022年年报出炉。在券商业绩普遍承压的这一年,方正证券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7.88%的业绩表现开了好头。业绩向好之外,市场对方正证券也有更多关切。

易主中国平安后,正带来怎样的变化?与平安证券是否存在同业竞争?业绩逆势增长原因有哪些?下一步公司发展规划如何?

在2月28日的2022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包括方正证券董事长施华,以及最新任职的、来自平安系的副总裁李岩等在内多位方正证券高管,逐一回应了诸多上述市场关心问题,尤其是对于经营思路、业务开展有了更为详细的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方正证券业绩会是控股股东完成变更后首次举办的业绩说明会。

关切一:新股东方正带来哪些新变化?

2022年12月,方正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方正产控合计持有的方正证券28.71%股份全部划转至新方正集团并完成过户登记,新方正集团成为方正证券的控股股东,中国平安间接控制方正证券。此外,方正证券第二、三大股东分别是全国社保基金会以及中国信达。

公司与控股股东中国平安的“磨合”备受关注。记者留意到,2月27日晚间,方正证券公告称,新聘任曾历任平安证券总经理助理、执行委员会委员的袁玉平为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至此,含李岩在内,方正证券最新拥有两位有平安系背景的副总裁。

除了高管方面的“平安烙印”加深,平安证券与方正证券的同业竞争问题、平安基金与方正富邦基金的竞业问题广受业界关注。业绩发布会上,方正证券董事长施华称,将依据金融监管有关规定,持续进行信息披露。截至目前,方正证券股权结构已形成中国平安、全国社保基金会、中国信达清晰的股权结构,随着股权纷争风险消除,各大股东方将给方正证券在科技、管理、生态等多方面带来积极影响,目前,各股东方赋能已初步展现出良好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业绩发布会上,作为最新任职的方正证券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暂未完全任职)的李岩首次在公共场合亮相,他称,方正证券此次业绩核心有三大亮点,一是资产配置规模提升,资产负债利率扩大;二是投资配置策略得当,自营收入强劲,下半年股票基本空仓,保障抵御了来自市场的冲击;三是基金做市业务继续保持优势。

此外,他还提到,长项业务财富管理“粮仓”稳固、多元化的特色业务创新发展、科学管理精细化、数字化赋能深化等均是2022年方正证券的亮点所在。

不仅中国平安,方正证券第二大股东全国社保基金会也有相应高层到会。谈及股东层面的具体影响,李岩展望称,“各大股东会给方正证券带来全面的赋能,而且其效果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也会越来越明显。”

目前来看,新股东落地直观影响到方正证券ROE的提升。据记者观察,2019年以来,因长期受问题股东的影响,方正证券存在较强的流动性压力,例如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指标长期在预警线附近,因此方正证券资本杠杆以及多条受监管指标要求的业务受到约束,其ROE提升有着明显阻碍。

李岩也在会上分析提到,鉴于曾经问题股东以及股权结构问题,方正证券融资渠道受限,并因在陆续在消化一些存量问题,和长期培育的创新业务产出具有滞后性等原因,综合影响了方正证券ROE并不乐观。“随着股权结构的日渐清晰,方正证券资产负债表逐渐修复,信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极致的成本管理兑现红利,多业务取得积极成果。这些因素共同推进方正证券ROE稳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2022年,方正证券停滞数年的债券融资得以恢复,融资成本大幅下降。根据年报,方正证券在去年合计发行了31亿非公开公司债,以及34亿元公募债,同时陆续开始恢复国有行、股份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新增融资成本下降100bp。

据了解,方正证券将全方面提升ROE:包括成本端提升运营效率、加强投产管控、精简组织架构;资产端优化资产配置、盘活沉淀资金、严控风险资产;负债端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融资规模、优化负债结构等。

关切二:自营为何保持增长?

根据年报,方正证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77.77亿元,同比下滑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48亿元,同比增长17.88%。归母净利润方面,随着最新业绩出炉,方正证券实现连续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并创下六年以来新高。

“2021年,方正证券业绩特点可以总结为‘触底反转、迎来新发展’,而在2022年,我们公司的业绩呈现‘逆市增长、业绩新高’特点,开启第二波增长,展望未来,方正证券动力充足、前景可期。”方正证券执行委员会主任何亚刚总结道。

细究2022年业绩,自营业务成为方正证券业绩表现抢眼的主要成因。记者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利息收入中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自营投资收益”的计算口径计算,2022年,方正证券实现自营投资收益22.33亿元。

在方正证券管理层来看,通过高配债低配股的策略,方正证券在自营投资业务方面逆市逆行业跑赢,支撑了全年业绩。分管自营条线的方正证券副总裁崔肖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2年,股债市场波动明显,但方正证券自营业务整体保持可控有限,这与方正证券长年以来保持自营战略不走样有关,多品种、多战略是公司坚持的路线。“我们坚持朝向轻资本化、非方向性策略,目前我们投交业务条线有三个业务部门都秉承这个发展路径。及时调整持仓结构,也是去年自营表现比较亮眼的重要思路,比如下半年,我们股票空仓度过。”

在崔肖看来,方正证券保持着学习态度,努力将自营业务更好地培育发展成为更为稳定的投资交易格局。他也进一步坦言,“方正证券从未走出过‘舒适区’,因为方正证券没有过‘舒适区’,我们业务条线取得如此成绩,是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我们的坚持是有回报的。”

关切三:财富管理正如何布局?

经纪业务长期以来是方正证券的“基本盘”,聚焦财富管理业务条线,记者留意到,今年方正证券呈现“求稳求变”的特征。

年报显示,2022年,方正证券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54.45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23.76亿元;客户总数突破1480万户,其中新开客户数近160万户,新开户市场份额6.66%。作为财富管理板块的优势业务,方正证券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签约资产突破1000亿元,实现收入4.62亿元。在代销金融产品方面,方正证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稳定在800亿元以上,峰值达857亿元,代销金融产品收入2.60亿元。

对于财富管理的表现,方正证券副总裁姜志军称,方正证券竭力打造服务不同客群的多支专业队伍,并提升队伍专业能力;积极实现多品种、全方位资产配置,包括智能工具、量化T0优选、量化策略、资产配置类等,不断完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谱系产品,提升产品配置能力。“公司还通过‘人工 + 智能’多样化服务的构造财富管理核心竞争力。通过线下专业投顾有温度的服务以及线上智能投顾,打造一体化投顾服务体系,提升投顾服务效率”

记者了解到,围绕进一步巩固投顾优势,方正证券正全面升级数据化投顾平台,提供专业资讯智能推送,做到优选产品与智能匹配,完善标准化服务流程等。

值得关注的是,据财联社记者观察,近几年经纪业务机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管是在传统佣金类业务上、两融业务上、产品代销上都是如此。经纪业务一直是方正证券的“基本盘”,对这一趋势,方正证券如何理解,有何应对?成为证券行业所关注问题之一。

对于这个行情新趋势,方正证券副总裁姜志军称,“围绕区域内的公私募客户、上市公司客户,开展机构经纪业务,在产品代销、投研服务、种子基金、交易平台以及股权激励、大宗减持等等方面进行深度的合作,获取我们机构业务的增量,可以说机构经纪这一块是我们看重的未来希望把握住的一个方面。”

他进一步向记者提到,方正证券将进一步突出业务特色。“在服务好量化私募客户的同时,方正证券将根据自身的禀赋,大力发展零售客户的量化交易业务。零售客户或者零售业务一直是我们的一个长板,那么在量化这个领域里面,我们把零售客户的量化,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很大的特点抓,为这些客户提供智能化的交易策略,以及构建满足各类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的量化交易平台。”

姜志军表示,方正证券还将持续对产品销售进行持续升级,更加注重产品的研究能力的提升,以及强调资产配置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并通过建设数据化的投顾项目,构建“好的投研、好的产品、好的服务”的头部体服务体系。

关切四:如何发展多元化业务?

方正证券多位高管表示,随着资产负债表的打开,将对方正证券业务的开展提到深度影响。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方正证券业务分出了三大动力。

第一动力:财富管理、期货业务

第二动力:投资交易、私募股权基金、另类股权

第三动力:证券资管、公募基金、投资银行、研究业务

截至目前,方正证券在做市、衍生品等业务领域快速发展。做市方面,方正证券基金做市数量达到498支,同比增长63.82%;衍生品业务方面,方正证券收益互换业务和场外期权业务新增名义本金分别同比增长192.36%和211.86%,期货子公司方正中期期货旗下的上海际丰,2022年期货做市成交金额10944.99亿元,同比增长21.63%。场外衍生品名义成交本金321.70亿元,同比增长95.84%。

两融业务方面,方正证券融资融券余额262.55亿元,市场份额提升了18.88%,新增信用账户2.78万户,市场份额8.35%,较2021年增长3.76倍,创历史新高。在量化业务方面,该券商2022年交易量达到4271.99亿元,同比增长45.01%,实现业务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66.03%;帮助客户实现收益1.36亿元,同比增长159.35%。

在投行业务方面,方正证券投行子公司方正承销保荐实现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21.19%,与该业务有着协同效应的私募投资发力明显,成为方正证券2022年业绩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所在。

截至2022年末,方正和生基金管理认缴规模160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28.06%;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52.63%;方正证券投资在二级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净利润0.73亿元。记者留意到,自2021年以来,方正证券私募投资业务收入规模增长明显,持续为其创造利润贡献。

记者留意到,在业绩说明会上,方正证券高管还就全面注册制时代下,公司在投行业务的规划进行了分享。“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推出,投行业务的视角和逻辑也将随之改变。在此之下,方正证券仍会坚持一贯的‘投资+投行+”研究的业务协同模式配套改革步伐。不仅如此,我们也会沿着整个服务链条积极地补充专业人才。”

整体来看,展望接下来的经营计划,方正证券高管一致认为,方正证券将把握机遇,拥抱变革,积极作为。“三大动力激发新活力、构筑新优势、打造新引擎。推进成本端、资产端、负债端实现管理提质增效。借助新股东,让长板更长,并把短板补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平安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