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寿财险90亿增资、太保产险100亿发债获批 业内预计险企资本补充潮仍将延续)
财联社1月11日讯(记者 夏淑媛) 开年以来,又有多家险企增资发债获批。继1月3日爱心人寿增资方案获批后,1月9—10日,太保产险发行不超过100亿元规模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国寿财险90亿元增资事项再获银保监会批复,且这两笔金额均创下2022年以来险企增资发债获批规模之最。
据财联社记者梳理,2022年以来,市场上已经有26家保险公司宣布增资计划,拟增资总额达到429.82亿元,11家保险公司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合计获批发行规模达到428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偿二代二期规则在实际资本核算方面采用更严格的认定和分级标准,在最低资本方面则采用穿透法等更科学的风险计量体系,这就要求公司通过增资、发债或者调整业务结构、配置策略以满足监管要求,预计在偿二代二期实施一周年后险企资本补充潮趋势还会持续”。
为长期业务发展蓄能,国寿财险90亿元增资、太保产险100亿元发债获批
年初之际,保险公司在忙着敲定新一年业务打法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补充资本“弹药”。
1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国寿财险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称,同意国寿财险增加注册资本90亿元。增资完成后,国寿财险注册资本由188亿元变更为278亿元,一举成为注册资本最高的产险公司。
据悉,此次增资由国寿财险两大股东国寿集团、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按现有股权结构共同出资。其中,国寿集团增资54亿元,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增资36亿元。增资完成后,两大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而就在前一天,银保监会还发布了关于太保产险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批复,同意太保产险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
从偿付能力数据来看,尽管增资发债的两家财险公司整体并无偿付能力不足之虞,但已经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以国寿财险为例,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5.5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2.11%。
从太保产险来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68%、221.9%。
从以上两项指标来看,两家公司偿付能力均高于监管要求,但均显著低于2022年三季度末财险公司238.9%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以及205.3%的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两家公司偿付能力充足,但由于公司规模大,尤其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对资本的要求将更高,通过增资发债,可以为进一步展业奠定基础”。
国寿财险表示:“本次增资有助于提高公司承保能力,提升公司综合偿付
能力充足率,推动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据了解,国寿财险于2007年成立,背靠国寿品牌、网络和渠道资源,其保费规模增长速迅,公司成立第4个年头保费过亿,并在2015年突破500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保费收入752.98亿元,同比增长9.49%。2022年前三季度,太保产险实现保费收入1338.85亿元,同比增长12.5%。
2022年来保险业增资发债规模近千亿,偿二代二期实施一周年后仍延续资本补充潮
2021年末,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也被业内称为“偿二代二期工程”,并于2022年起正式实施。“偿二代二期工程”带来的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吃紧、风险综合评级下调,增资补血也成为不少险企的当务之急。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纳入会议审议的181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2%,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9.7%。相较于2021年四季度末,这两个指标分别减少20.1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
风险综合评级上,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43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A类,114家保险公司被评为B类,15家保险公司被评为C类,9家保险公司被评为D类。相较2021年三季度末10家保险公司被评为C类,2家保险公司被评为D类,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的保险公司数量增加1倍。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面对偿付能力下滑和风险综合评级下调压力,2022年共有26家险企及资管机构宣布增资计划,拟增资总额达到429.82亿元。
从增资的资金来源看,2022年获批增资或公告拟增资的险企中,除中邮人寿获批引入新股东友邦保险、爱心人寿引入北京新里程,以及鼎和财险和中韩人寿新引入股东增资外,其余增资大多来自老股东。
此外,也有险企通过“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金”或“任意公积金转增资本金”的方式实现增资。例如,英大财险拟将未分配利润中的35亿元转增资本,转增后,股东持股比例无变化,公司注册资本增至66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采用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满足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提高注册资本彰显公司实力。”
在推进增资的同时,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也成为保险公司补血过程中越发重要的选项。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银保监会共批准了11家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合计获批发行规模428亿元。
整体来看,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高峰仍在延续。据银保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保险公司2021年补充资本717.48亿元,2020年补充资本1044亿元。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相较于通过股东增资,保险公司发债受到的约束相对更少,发行周期更短,发行成本更低。同时,发债不会改变现在的股权结构,对于保持保险公司股权稳定和经营策略稳定更为有利。因此,对于部分核心资本占比较高的保险公司而言,通过发债来补充附属资本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有投行人士表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保险机构无需付出流动性溢价,融资成本较低、流动性大,同时交易灵活,投资者认购更加活跃。但对中小公司而言,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门槛仍然相对较高,并非所有保险机构都能获得发行资本补充债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