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财联社时评】上市公司理财不是赌博,信披必须公开透明

来源:财联社 作者:彭科峰 2023-01-06 07:0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联社时评】上市公司理财不是赌博,信披必须公开透明)

因4年多来从未披露所购理财产品的进展信息,东方材料日前被安徽证监局行政监管,相关情况也被记入诚信档案。

2018年5月,东方材料发布公告称,利用自有闲置资金5000万元认购“华宝-宝洛丰盈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当时该公司表示该理财风险可控,“公司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产品的分析、评估建议及执行跟踪,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授权和管控体系,能够审慎进行决策和审批。”

但如今看来,东方材料至少有两大问题难以服众。其一,是当初信誓旦旦的风险可控已被证伪——该信托计划的底层资产是通过QDII产品投资于境外标的票据,风险等级并不是公司所述的中低风险。并且在2022年12月29日,该公司公告称相关产品有延期兑付风险,“存在本金5000万元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既然如此,当初的审慎决策依据何来?是不是信口开河误导投资者?当中是否存在利益交换或“抽屉协议”?

其二,上市公司的任何资金都和投资者息息相关,今年前三季度东方材料的净利润仅1533万,5000万灰飞烟灭必然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该公司4年多来一直未披露理财产品的信息,更违背了基本的信披原则,严重侵害普通投资者的知情权,属于错上加错。

近年来,上市公司闲置资金购买理财的现象越来越普遍。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2022年共计有1089家A股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合计认购金额达10697.38亿元。其中,超九成公司认购多个理财产品,最高金额多达上百亿元,有271家公司耗资超过1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其中已有多起上市公司发生理财“暴雷”,仅以2022年12月的情况为例,就有华媒控股、塔牌集团、吉华集团、恒银科技等多家公司则遭遇信托产品逾期兑付,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也面临逾期兑付。恒银科技甚至年内两度踩雷信托理财,合计金额超1.8亿,而该公司2020年、2021年归属净利润合计只有5000多万。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固然可以用于投资理财,但基本原则不应偏离。首先,理财不能替代主业,其只能是公司现金管理的一种手段。类似东方材料这样收入和净利偏小的公司,更不应该将如此大笔现金投入理财之中;其次,现行规则允许上市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产品(固定的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但风险性高的信托、私募基金等是否属于鼓励范围当值得商榷,上市公司参与此类投资不应该冒进;最后,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理财后,信披必须按规定公开透明,否则就容易出现东方材料这样的案例。

购买理财对上市公司而言是“锦上添花”,不是赌博。在监管层面,笔者认为,除了日常监管要继续加大力度之外,监管层应考虑适时修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等相关规定,对上市公司每年用于购买理财的数额进行限制,还可以将购买信托等高风险理财的规模与上市公司的营收、净利润等指标进行挂钩,适当限制其非理性投资行为,遏制部分上市公司以此搞资金套利、赌博式投资的不良风气。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媒控股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