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财信证券IPO申请获41条反馈意见,市场震荡背景下自营优势难再续

来源:金融界 作者:区欧 2022-11-21 19:23: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信证券IPO申请获41条反馈意见,市场震荡背景下自营优势难再续)

来源:金融界

作者:区欧

金融界11月21日消息 时隔四个多月,财信证券IPO申请获证监会反馈,其能否如首创证券一般成功过会?

近日,证监会向财信证券下发IPO反馈意见,其中涉及关联交易、珠江15号资管计划、资管业务合规性等41项问题。据了解,财信证券于2020年购买其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珠江15号底层资产北大方正相关债券资产合计超过9亿元,超出监管指标范围部分由财信资产信托委托财信信托设立单一信托计划(以下简称“单一信托计划”)承接。除珠江15号外,单一信托计划还承接了发行人管理的部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所持有的北大方正债券。

对此,证监会要求财信证券披露珠江15号的设立、运作情况,相关资产管理合同的主要内容是否明确定向投资北大方正相关债权,依据该合同及相关交易规则发行人的主要权利及义务,发行人是否存在违约或者违规交易的情形,是否存在尚未履行的义务,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是否存在尚未履行的义务,是否存在行政处罚风险。此外,对于发行人购买北大方正债券的背景、原因、资金来源、价格公允性等相关问题一并予以说明。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至2021年,财信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规模分别为86.83亿元、124.86亿元、267.90亿元,投资收益分别为3.13亿元、4.21亿元、9.48亿元。为何自营收入逐年大幅攀升?对此,证监会要求财信证券分别列示股票、债券、基金、其他类投资的主要投资品种,各品种规模、收益率,并说明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规模大幅上涨的原因。

财信证券自营收入之所以大幅攀升,债券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债券投资规模分别为63.61亿元、99.80亿元、212.30亿元,占投资总规模的比例分别为73.26%、79.92%、79.25%。与此同时,随着公募基金的水涨船高,基金投资规模则直线上升,从2019年的1.65亿元增加至16.67亿元,增幅达909.45%。

然而,今年以来,受市场行情影响,基金遇冷,财信证券自营收入高速发展再难维系。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财信证券自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下降3.95%;实现营业利润3.45亿元,同比下降4.04%。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两大主营收入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下滑趋势,受此影响,财信证券的业绩增速也随之放缓。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2.26亿元,同比下降0.91%;同期,净利润为4.25亿元,同比增长1.31%。而前两年,该公司净利润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

今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财信证券近年来资管计划增速较快引起了证监会注意。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财信证券资产管理计划管理金额分别为272.80亿元、236.07亿元、546.09亿元。针对上述情况,财信证券需披露最近一年资产管理计划主要新增情况、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违规募集的情形,是否符合同业发展趋势。此外,对照《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及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财信证券还需说明资产管理业务规范与处置措施,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存在资金池运作、多层嵌套、刚性兑付等违规情形及风险。

2022年以来,东莞证券、信达证券、首创证券首发申请相继通过,但仅首创证券率先拿到IPO批文,华宝证券、开源证券、渤海证券尚在排队。在财富管理转型、注册制改革背景下,“靠天吃饭”的财信证券能否拥有一席之地?其又能否顺利拿到上市入场券?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