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财联社时评】兜底式增持履约是底线,不必神话“中国好老板”

来源:财联社 作者:彭科峰 2022-10-14 06:5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联社时评】兜底式增持履约是底线,不必神话“中国好老板”)

因股价比一年前倡议员工积极买入时下跌超过20%,日前国际医学发布公告称,实控人将开始履行承诺,由刘建申或其指定的下属公司以自有资金对员工予以补偿。据外界初步计算,在满足公告的相关细则情况下,约545名员工将获得1100万元赔偿。此事迅速引爆舆论,不少网民称赞刘建申为“中国好老板”。

古人云,一诺千金。这次刘建申真的做到了“一诺一千万”。要知道,A股历史上在公司股价面临下行压力时,出面呼吁员工掏钱买入的董事长或实控人有很多,但事后称“资金不足”等因素失信的也不少。此番能够说到并做到,国际医学实控人确实是有担当的,也难怪为之点赞的网友不少。

但是,如此以此就对此类“兜底式增持”倡议太过赞誉,并将刘建申为“中国好老板”却大可不必。笔者认为,“兜底式增持”是一种相对隐秘的护盘策略,此类承诺类似一种实控人向员工签发的看跌期权。当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面临巨大压力时,实控人无需支付现金成本,即可撬动内部员工出资买入公司股票,因为未来只要公司股价低于买入价,员工可要求实控人兜底,如此来实现当期稳定股价的目的。

但此类承诺,有两点漏洞。一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这种所谓的“赚了算你们的,赔了算我的”花式承诺只是看上去很美,对实控人并没有太多的约束力。国际医学去年公告的倡议书就很明确指出,“实际控制人刘建申先生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同时“公司认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建申先生具备相应承诺的偿还能力,但仍请投资者关注其履约风险。”

其二是,通过这种承诺募集来的护盘资金,其实也是员工给实控人的一笔无息纯信用融资。而巧妙的是,此类承诺只有锁定期限到期股价下跌时,实控人才需要支付补偿,且补足金额仅限本金,毋须支付任何融资利息。一旦股价上涨,实控人因持有更大比例的股本,能够享受到比员工更多的收益,但却无需为此支付任何其他成本。

一般来讲,公司员工主动增持股票是利好,往往能够带动其他资金跟随买入。这种方法如果操作得当,公司实控人近乎可以通过零成本去达到稳定股价的目的。看懂了这层内在逻辑,投资者就无需对上市公司的“兜底式增持”大惊小怪,更不需要因为其兑现承诺而自我共情。事实上,一些上市公司实控人发起“兜底式增持”的动机并不单纯,更多的是从个人利益出发,防止股价跌破质押线而不得已为之。此前,甚至还发生过类似宝通科技在发公告呼吁员工增持股票前不久套现1亿这样的奇葩事件。

笔者认为,如果实控人对公司自身发展有信心,认为当前股价被市场低估,那么就应该带头掏钱买入,而非隔岸观火,用类似“兜底式增持”这样的口号鼓励他人下场救火。如果不想自己掏钱,最起码也应该向国际医学这样,认真兑现当初的补偿承诺,甚至应参照市场利率为员工支付融资利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监管部门也应当考虑出台相应规范性文件,防止实控人最后不兑现“兜底式承诺”,进而避免其滥用这一工具为己谋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际医学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