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线下消费:透视区域经济发展核心要素,布局汽车、运动赛道优质成长公司)
来源:金融界
作者:中信证券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我们将区域经济的宏观指标映射到短期、中期与长期视角做跟踪观察,在优选出长期具备发展潜力的区域同时,重点分行业与品牌,聚焦其本地线下经济的竞争格局,挖掘潜在投资机会。我们先以全国23个城市为分析样本,综合短中长视角,重点观察武汉、杭州、青岛、宁波、长沙等城市线下经济。从相应城市集群对应产业布局来看,2022年以来,汽车、运动服饰国货品牌在高潜力城市业态布局更优。小鹏、理想、蔚来在高潜力城市购物中心内相比特斯拉门店布局比例更高,扩张速度更快,7月末门店数量较去年12月末增加44%、153%、42%;7月末李宁在高潜力城市购物中心的门店数量较去年12月末增加4.1%,相比耐克、阿迪扩张更快。
▍区域经济多维聚焦:短期看收支,中期看产业结构,长期看人口与新兴行业融资,多维度指标筛选发展潜力城市集群。
短期视角,第三产业发展分化。综合观察重点经济省份与23个样本城市,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2022H1发展速度差距扩大,横向比较浙江、福建GDP增速较快。同期,受局部地区疫情影响,城市间发展分化加剧,6城GDP较去年同比增速低于3%,宁波、福州、青岛等12城GDP较去年同比增速超过5%。从2022年H1第三产业增幅来看,青岛、宁波、武汉、深圳、佛山、北京、上海7城第三产业发展较为优异,第三产业GDP2022H1同比增速超过4%。在局部疫情影响下,区域间短期经济发展不平衡态势加剧。
中期视角,财政盈余与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分化。从财政收支盈余来看,近三年23个样本城市财政盈余状况分化,福州、杭州保持持续盈余,苏州由财政盈余由负转正,深圳收支矛盾加剧。财政支出方面,2022H1,在16个可查询到公开数据的城市中,宁波、合肥、深圳财政支出同比增幅较高,分别达到29.2%、20.1%、15%。2021Q1,21个可查询到公开数据的样本城市中,7城保持当季财政盈余,14城财政收入不及财政支出。固定投资方面,2022H1,在14个可查询到公开数据的城市中,仅武汉、深圳、福州、宁波同比增速较高,分别达15.6%、14.7%、11%、10.3%,其余增速显著低于5%,且有3个城市出现负增长。在局部疫情影响下,区域间经济可持续增长驱动要素加速分化。
长期视角,人口持续向重点城市流入,新兴产业发展集群效应明显。近五年,20城保持常住人口持续正增长。2021年,23样本城市中,21城常住人口正增长,其中武汉常住人口同比增长9.65%,北京、天津常住人口减少,2021年同比减少1%、0.02%。同维度下,新兴产业融资集中于超一线城市,融资规模跃升,2021年北京、深圳、苏州、上海新兴产业融资金额同比增速分别达532%、76%、67%、432%。长期看,人口红利与新兴产业发展红利在区域间发展差异化提升。
▍区域经济红利与线下门店布局聚焦:汽车、运动服饰国货品牌在高潜力城市业态布局更优。
一级线下赛道剖析:教育培训、奢侈品在高潜力城市内布局的门店比例达到51.7%、51.1%(总体样本为23城购物中心内所有门店,下同),布局比例相对较高。今年初至7月,在高潜力城市的购物中心内,汽车门店、运动场所数量分别增加17.8%、4.0%,保持较高开店比例。(注:设定第三产业GDP2022H1同比增速高于3%,且在总GDP占比高于40%,或者在常住人口、财政盈余、固定投资完成额、新兴产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上排行综合较为靠前的城市为高潜力城市,可筛选出青岛、宁波、武汉、深圳、佛山、北京、上海、苏州为具备较高发展潜力城市。)
细分赛道剖析:餐饮赛道,今年初至7月,在高潜力城市的购物中心内,多细分赛道业态布局优于其它样本城市,其中,7月末咖啡店数量较去年12月末增加0.8%。运动场所,今年初至7月,在高潜力城市的购物中心内,多细分赛道业态布局优于其它样本城市,其中,7月末轮滑、瑜伽店数量较去年12月末增加6.5%、2.8%。
国产品牌在高潜力城市布局充足:汽车赛道,小鹏、理想、蔚来在高潜力城市购物中心内的布局比例相比特斯拉更高,扩张速度更快,7月末门店数量较去年12月末增加44%、153%、42%;运动服饰赛道,安踏在高潜力城市购物中心内的布局比例达到48.3%,相比耐克、阿迪布局比例更高;李宁在高潜力城市购物中心内的门店数量较去年12月末增加4.1%,相比耐克、阿迪扩张更快。
▍风险因素:
局部疫情反复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线下客流回暖不及预期;消费者消费意愿不及预期;样本有限,统计偏差风险;部分城市数据未公开导致的统计偏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