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e公司观察】音乐版权竞争回归良性 减少无谓内卷推动创新繁荣)
去年8月31日,腾讯音乐集团发布声明,放弃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权利,上游版权方可自行向其他经营者进行授权。这则足以影响国内音乐产业走向的声明如今已落地近一年。近期,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在恶性版权竞争结束后,国内音乐市场也展现了新气象。
音乐平台之间的竞争,核心是对音乐作品版权的争夺。尤其是部分著名歌手的作品,虽然在整体版权库中占比极低,但却被音乐平台视为“核心竞争力”。
去年,腾讯音乐放弃独家版权授权后,主要竞争者网易云音乐被外界认为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事实也的确如此。上半年网易云音乐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亏损则大幅减少。月付费用户数从2613万直接跃升至3761万。
这其中,版权内容的丰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今年6月30日,网易云内容库中的作品超过了1亿首,而去年同期公司公布的数据还只有超过6000万首。
反观腾讯音乐,近一年来不仅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月活跃用户数也持续下降。如果只看这些数据,很容易得出一个片面的结论:失去独家版权后,腾讯音乐输了而网易云赢了。但如果将目光放大到音乐市场全局,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从维护音乐版权生态的角度来看,一个健康的产业,绝不会只有一家巨头公司垄断所有资源。音乐版权过于集中,不论是对于上游的创作人、版权方还是下游的用户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近几年,在其他平台陆续关闭后,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竞争本已高度集中,独家版权授权又使集中程度进一步上升。独家授权开放后,音乐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市场化。音乐平台可以花钱采购想要的作品;版权方可以向更多平台提供授权获取收入;创作者的作品有机会在更多平台展示;用户也不必被版权绑架,可选择自己更喜欢的音乐平台。
在这种多方共赢的局面下,即便是被外界普遍视为“输家”的腾讯音乐,事实上也将是受益者。最直观的证据来自付费用户的增长。
早在2019年二季度,腾讯音乐的月活跃用户就已见顶,这几年不断下滑。但腾讯音乐的付费用户却是另一番景象。今年二季度腾讯音乐付费用户数量增长了近25%,而网易云也有不俗的增速。
这表明,用户为音乐产品付费的习惯正在加速形成。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多地来自良好的版权生态下,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而不是由一个平台将版权垄断后,强迫用户付费收听。
过去,音乐平台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版权争夺上,以为依靠独家版权便能留住用户。但结果是平台投入了巨额资金,抬高了版权采购价格,用户却还在不断流失。近一年来,腾讯音乐和网易云的用户总量都在下滑。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整个文娱市场正在发生变化。直播、短视频等新的文娱形式,挤占了大量用户时间。这也给音乐平台敲响了警钟:它们所面临的更大的竞争,可能并非来自同行。
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平台之间无谓的消耗,共同提升音乐产品的使用体验,继续培养提升用户的付费习惯,才是音乐平台更好的出路。就如腾讯音乐去年在公告中所说的一样,音乐平台,应该共同推动中国音乐产业的繁荣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