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焦点】久违的涨停板,高德红外要切入智能驾驶赛道?)
8月19日,“红外第一股”的高德红外(002414.SZ)股价高开,随后迅速封住涨停板,封板资金一度超3亿元,公司市值为480.6亿元。
此前公司股价并不强势,在如火如荼的A股反弹行情中较为落后,自4月27日至今,累计涨幅仅52.62%,今日意外录得涨停,不知背后有何逻辑?
切入汽车赛道,抢占“智能化”蛋糕
红外热像技术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在很多领域一直应用广泛,可用于测温防疫、安防消防、工业监测、户外夜视等等。
科普一下,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光,只不过人眼看不到。所谓的红外热成像仪,能捕捉到红外光,并根据各部位温度不同,通过红外探测器芯片处理,显示温度、生成图像。
比如新冠疫情期间,各场所进出口都配备了红外热成像仪,用来无接触精准测温,就是典型的应用场景。
另外,该技术也可用于辅助驾驶,据悉,3月28日,高德红外旗下轩辕智驾公司对外宣布,其自研自产的红外热成像避障系统,已装配到一款国产高端乘用车型,即将于今年的北京车展亮相。
这意味着,高德红外已经深度切入到汽车行业,投身到智能驾驶的大潮。
具体来说,根据轩辕智驾副总经理向苗的描述,“目前汽车上一般装有车灯、可见光摄像头,高端车型上装有毫米波和激光雷达传感器,这些能满足常规路况的行驶需求。
但是在完全无光的情况下,或者浓的雾霾天以及强光眩光等复杂路况环境下,上述传感器可能失准甚至失效。“但是,红外热成像技术是捕捉人眼看不到的红外光,不会受到这些状况的干扰,就像长了‘透视眼’一样,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痛点。”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智能驾驶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车型,新能源汽车做了更多的智能化配置。多家汽车公司相继推出带有各种“智能”功能的汽车新品。这也为高德红外带来了增量需求。
目前,高德红外已与国内多家汽车厂商以及自动驾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商用车和乘用车智能驾驶领域,多个车型中已使用其红外热成像技术,后面将陆续上市。
本次股价的涨停,或与智能汽车的高景气度相关。此外,也有投资者指出,高德红外股价异动,或许也与公司多重概念及热门题材傍身有关。
据东财行情显示,目前高德红外所处概念及题材板块多达23个。其中,不乏近年来较为火热的无人机、智慧安防、新冠病毒防治、军工、军民融合、国产芯片、无人驾驶、传感器、半导体概念、全息技术等板块。
红外龙头股,业绩亮眼
高德红外是国内红外探测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红外热成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其营收为26.15亿元,占比达74.72%,贡献利润16.97亿元,占比86.70%。
红外热像仪的核心部件是红外探测器,主要分为制冷型探测器、非制冷型探测器。前者灵敏度高,多为军用,后者性价比高,民品市场广阔。
其实军事领域是红外热像仪最早的应用领域,近些年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行,其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
从全球民用红外的市场格局来看,FLIR市场份额约35%,随后就是高德红外,占比约17%,超越国内的海康威视(002415.SZ)和睿创微纳(688002.SH),大立科技(002214.SZ)。
公司近两年业绩表现优秀,尤其是2020年,财报显示,其营收33.34亿元,同比增长103.52%,归母净利润突破10亿元,大幅增长353.59%。
业绩高增长,和新冠疫情导致的红外测温产品需求爆发有关,据Mordor Intelligence统计,2020年全球民用红外市场规模达到58.9亿美元,同比增长47.3%,而公司正是正宗的疫情受益股。与此同时,公司股价也是势如破竹。仅2020年年内涨幅超过256%。
此外,红外热像仪在军事领域可用于单兵夜视系统、精确制导等,较发达国家,我国红外军品渗透率仍不足。
2021年高德红外签署重要订单合同累计超27亿元,同比增长35.37%,2022年3月3日签署某型号红外热像仪2.69亿元。也进一步奠定了公司业绩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红外芯片量产的企业,在当前全球持续面临“缺芯”困扰,公司可自主完成原材料提纯、生长,到芯片的流片、制造、封装与测试的全套工艺。高德红外不依赖代工的 IDM 模式使公司在良率及成本上的管控能力更具优势,公司的规模化效应显现,护城河更加凸显。
结语——
总的来说,高德红外算是红外领域的白马股,公司此前军品业务占主导,但近两年随着疫情的爆发,以及汽车产业的变革,公司的红外热像仪需求居高不下,业绩表现自然也不俗。
不过目前疫情的常态化,汽车业务毕竟仍处于发展初期,公司能否再创佳绩,并不好说,自4月末以来公司股价走势一步三回头,可能也反映出市场的一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