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卸磨杀驴?阶段性任务完成子公司被转让 诺泰生物相关产品或进入收获“前夜”

来源:财联社 作者:王俊仙 2022-06-30 18:1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卸磨杀驴?阶段性任务完成子公司被转让 诺泰生物相关产品或进入收获“前夜”)

财联社6月30日讯(记者 王俊仙)四年前收购的子公司,诺泰生物(688076.SH)在IPO完成一年后即转让控制权,同时还将“流失”两名“技术骨干”。对此,诺泰生物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拟转让的子公司对内提供技术服务的阶段性任务已完成,股权转让后,上市公司小分子化药的制剂研发业务将委托专业从事制剂研发的CRO企业进行。

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这两位“流失”的技术骨干参与研发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多款小分子制剂或已进入收获“前夜”,其中还包括一款“流感神药”奥司他韦,然而这两位技术骨干或无法享受这些产品上市销售带来的“高光时刻”。

“阶段性任务已完成”

根据公告,诺泰生物拟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杭州新博思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博思”)45%股权转让给浙江众成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成医药”),转让对价为1350万元,将影响诺泰生物净利润约1910万元。

资料显示,新博思目前主要承接诺泰生物小分子化药制剂的研发工作,诺泰生物2018年收购新博思,但新博思至今尚未实现盈利。2021年,新博思实现营业收入762.91万元,净利润-1471.23万元;2022年1-5月,新博思营业收入为560.96万元,净利润-825.08万元。

上述诺泰生物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当时收购新博思,主要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司小分子化药制剂方面的研发能力和国内注册申报能力,加快公司在研小分子制剂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目前新博思对内提供技术服务的阶段性任务已完成,公司将新博思的部分股权对外转让,不影响公司在研的小分子仿制药制剂研发,有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两位技术骨干“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诺泰生物核心技术人员王万青和朱伟英为新博思员工,在新博思股权转让完成后将不再担任诺泰生物核心技术人员。

资料显示,王万青自2013年4月起担任新博思副总经理,从事化学小分子仿制药的研究管理工作;朱伟英自2013年5月起担任新博思质量管理中心总监,从事化学小分子仿制药的质量管理工作。

上述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王万青和朱伟英从事化学小分子仿制药制剂的研发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公司坚持定制研发生产业务、自主选择产品双轮驱动发展战略,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原料药和制剂收入1.31亿元,其中多肽制剂业务收入1130.7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6%,小分子制剂产品尚未贡献收入。小分子制剂业务在现阶段尚不是公司主要收入的来源。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告诉财联社记者,核心技术人员是指某个业务或产品的核心技术人员。如果企业有多个不同的业务或产品,那可能就有多个彼此独立的核心技术人员。因此,任何业务都可以认定核心技术人员,这和该业务在公司中的地位没有关联。

相关产品或进入收获“前夜”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诺泰生物小分子制剂产品或已进入收获“前夜”,然而上述参与这些小分子仿制药制剂研发的两位“核心骨干”,或将无法享受药品上市销售带来的“高光时刻”。

据悉,截止到目前,诺泰生物小分子仿制药制剂已经陆续获批并进入注册申报阶段,苯甲酸阿格列汀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已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项目已提交CDE注册审评阶段。上述两位核心技术人员在职期间均参与了这些产品的研究管理、质量管理工作。

其中,“流感神药”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备受关注。“即将7月12日开标的国家第七批次集采显示,“流感神药”奥司他韦口服常释剂型在列。

上述公司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具备参与第七批次集采的资格。公司将凭借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布局,在产能和质量上更加自主可控,成本更具优势,在集采中能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如能中标集采,对公司奥司他韦的销售会带来积极影响。

这对于公司已现下滑的业绩来说是个好消息。

财报显示,诺泰生物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13.58%,但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滑6.52%;今年一季度,诺泰生物营收净利双降,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下降19.22%;实现归母净利润1609.31万元,同比下降59.45%。

(编辑:曹婧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浙江众成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