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美股市场 - 美股评论 - 正文

“先买后付”行业出现警示信号!先驱Affirm(AFRM.US)受市场波动和加息双重打击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6-08 11:56:1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美国BNPL解决方案提供商先驱Affirm Holdings(AFRM.US)的贷款证券化方案正在降低投资者购买的价格,同时发行成本也变得更高。

(原标题:“先买后付”行业出现警示信号!先驱Affirm(AFRM.US)受市场波动和加息双重打击)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利率和生活成本上升令“先买后付”(Buy-Now-Pay-Later, BNPL)行业蒙上阴影之后,美国BNPL解决方案提供商先驱Affirm Holdings(AFRM.US)的贷款证券化方案正在降低投资者购买的价格,同时发行成本也变得更高。苹果周一宣布将进入BNPL(允许美国用户分期付款购买iPhone)市场后,该公司的情况雪上加霜,股价下跌5.5%。

据了解,Affirm拥有超过1270万的客户,并在2022年前三个月提供了约39亿美元的贷款。该公司于2021年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年9月的估值为470亿美元,但今年其股价已下跌超过80%。

投资者神经紧绷

Affirm通过证券化(一种在次贷危机期间迅速发展的资产类别)为该公司约三分之一的业务提供资金,将贷款捆绑在一起并向投资者出售。这种模式在BNPL公司中相对少见,其他公司倾向于通过债务融资,或者像Klarna通过客户存款融资。尽管交易规模小于Affirm,澳大利亚的Zip公司率先在这一领域进行证券化。

惠誉分析师Harry Kohl表示,在看到Affirm公开披露的信用质量下降后,评级机构正在“密切监控”该公司的证券化。他指出:“当Affirm向信用低或信用不佳的借款人(主要是年轻人)提供借款时,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警告,并且可能是潜在负面信用表现的一个指标。”

Affirm证券化价值的恶化也说明,投资者开始担心,蓬勃发展的BNPL行业可能会受到利率上升和家庭收入挤压的双重打击。一年前,该行业的估值高企,还被誉为增长最快的金融科技类型之一。

Affirm的增长

Affirm认为其业务稳健,拥有多样化且将盈利的融资模式。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表示:“尽管市场动荡且利率不断上升,我们仍仍然能够推动业绩增长。”

该发言人还表示,Affirm每笔交易的利润率为4.7%,高于该公司3%至4%的长期目标。在截至在3月31日之前的九个月中,Affirm的财报表示,该公司亏损了5.201亿美元,超过去年同期的亏损3.126亿美元。

与竞争对手Klarna和Afterpay一样,Affirm允许在线购物者获得无担保的分期付款贷款。它因允许消费者分期数月甚至数年购买Peloton健身车而广受关注。它对一些月度产品收取利息,这有助于对冲利率上升。

信用革命

Affirm的创始人Max Levchin去年表示,年轻人不再愿意通过使用传统信用卡来“承受永久债务”,而是更愿意使用BNPL来支付费用。

在过去几年获得快速增长的大多数BNPL公司都是在低利率环境下创建的。Piper Sandler & Co的分析师Kevin Barker指出,他们现在看到了利率上升和信贷市场动荡带来的不利因素,对冲更高融资成本的能力对于此类公司长期生存很重要。

据了解,Affirm在3月份推迟了最新的证券化销售,然后以4.3%的票面利率出售2027年5月到期的票据。该公司在2021年2月发行并于2025年8月到期的同类交易中支付了0.88%。虽然当时定价时的收益率为0.89%,但现在2月债券的收益率为4.01%。借款人不会提前偿还债务,而是会在分期贷款到期时偿还。

数据显示,2021年2月的A档债券在5月中旬触及98.1美分的最低价格,低于2021年7月高点的100.1美分。

由于与基准利率挂钩,Affirm的仓库信贷工具(抵押融资)的借贷成本也在上升,其中一些今年以来已飙升超过100个基点。Affirm发言人称,该公司不到20%的资金与浮动利率债务挂钩,且该公司预计利率上升不会对本财年每笔交易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自今年年初以来,由于市场波动和对加息的担忧导致利差扩大,加上美元价格下跌,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交易已经萎缩。根据美国资产支持证券综合指数,周二平均证券价格为96.43美元。

Piper Sandler & Co分析师Barker指出,BNPL将继续存在,Affirm的融资模式是可持续的。BNPL的短期性质使得该企业能够比传统的银行贷款或抵押贷款更快地清除拖欠情况。

他还表示:“次贷永远是次贷。如果你就这么对待它并了解应承担的风险,那么它可能会非常有利可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