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商证券:4月底以来市场开始进入筑底期 建议关注“科港稳”)
投资要点
复盘那些年该机构分析师经历的市场底,分化和新生是关键词,当前市场再次进入筑底阶段,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底部区域建议看长做长,以本土化为线索寻找下一批明星股,重视近2-3年上市的次新股。
1、前言:如何把握底部区域
结合股债收益率和剩余流动性,该机构分析师认为,4月底以来市场开始进入筑底期。
筑底期的关键词是分化和新生,一方面,分化意味着,市场后续机会将体现为结构性,类似于2012-2013或者2016-2017;另一方面,新生意味着,抱团明星股陆续退潮,而近2-3年上市的次新股开始酝酿下一批明星股,个股悄然展开有序上涨。
2、那些年,历史上的市场底
2000年以来市场曾出现了四轮典型的市场底,一则,2005年6月上证指数998;二则,2008年10月上证指数1664;三则,2012年1月的创业板指612,同期上证指数开启了1849至2444之间的窄幅震荡直至2014年8月牛市开启;其四,2018年10月上证指数2449。
市场见底后通常会经历筑底期,以这四个市场底为样本,对市场筑底阶段的共性进行复盘和总结,继而指导未来。
3、共性一:股债收益比维度
股债收益比对市场底部评估有显著指引意义。
回顾2005年以来经验,股债收益比历次见顶值多位于2.0至2.5区间。5月24日股债收益比上行至2.21,接近2008年Q4、2012年、2018年Q4、2020年3月等市场大级别底部的位置。
4、共性二:剩余流动性转正
从宏观维度,市场底通常领先于经济底出现,经济底通常滞后于市场底1-4个季度。
事实上市场底往往出现在剩余流动性(也即“M2增速-名义GDP同比增速”)从负转正期间。截至2022Q1,“M2增速-名义GDP增速”再次由负转正。
5、共性三:结构运行的规律
以史为鉴,市场筑底阶段,结构运行存在规律:一则,市场情绪趋向平淡,部分特征如成交量逐步下降,或者题材股脉冲退潮,或者强势白马股补跌等;二则,市场底往往领先经济底,此时往往伴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继而低估值震荡企稳;三则,更关键的是,代表新一轮产业方向的新成长个股悄然展开有序上涨。
这些特征往往被忽视,但对判断底部和布局底部有重要实战意义。
这里更关键的一点在于,新一轮明星股在此期间,尽管没有指数行情,但个股已悄然展开有序上涨。
6、展望:底部区域看长做长
该机构分析师建议,底部区域应重视分化并优化结构,从政策确定性和产业确定性出发,看长做长。
布局下一轮结构行情,板块上建议关注“科港稳”,科创板引领新成长,恒生科技迎转折底,稳增长未完待续。
其一,科创板引领新成长,具备产业和基本面确定性支持的个股将悄然展开有序上涨;其二,恒生科技迎转折底,估值底、政策底、盈利底共振,迎来战略配置良机;其三,稳增长链未完待续,关注银行、地产、建筑、快递、出行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