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财联社时评】云从科技少募了20亿,AI为何不再神奇?

来源:财联社 作者:彭科峰 2022-05-18 12: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联社时评】云从科技少募了20亿,AI为何不再神奇?)

近日,“AI四小龙”之一云从科技确定登陆科创板,但募资额却打了对折还要多,这引发了行业各方的关注。公告显示,其发行价以及股本确定后的募资总额约17.28亿元,规模压缩超20亿元,显著低于此前37.5亿元的预期。

AI为何不再神奇?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原因。首先从大环境来看,当前科创板处于比较罕见的低位,近期新股市盈率都不算高。云从科技此刻上市,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这也说明,注册制下市场机制的运作还是有效,大环境不好就得调低融资额。

其次横向从行业对比来看,云从科技本次发行的估值与同类公司相比也明显偏低。比如,科大讯飞、寒武纪等静态市销率在13.49倍左右,而云从科技本次发行价格15.37元对应的公司2021年摊薄后静态市销率为10.58倍,估值上仍然下了一个明显的台阶。这也很说明问题。

笔者认为,云从科技募资规模缩水、估值走低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比较残酷的行业现实:随着市场水位的下降,人工智能概念已经有从过去几年高估值神坛上滑落的趋势,投资者也开始理性看待AI的现状和局限。要知道,此前寒武纪的发行价可是高达64.39元,同为领头羊的云从科技就没能赶上这样的好运气。

当前人工智能最大的困局在于,深度学习、算法模型等底层技术架构的瓶颈迟迟没有突破,导致从专用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的转变之路看上去遥遥无期。同时,AI的商业化落地场景非常有限,整个行业目前缺乏愿意为AI技术买单的应用和客户。比如,不会有人因为阿法狗棋艺精湛而为之付费。当前能够商业化的领域中,比如人脸识别、智能安防等,一来技术门槛不高,二来市场空间有限、竞争者众多。因此对AI行业来说,要想实现从“看上去很美”到“的确很美”的转变,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

此前AI概念火热时,也正值市场“水位”较高,一些项目能够得到更多资金追捧,客观上促成了更多的创新和进步,这一点我们需要正视。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公司在其中迷失了方向,认为靠概念博来的高估值是理所应当。以至于市场水位下降后,估值回缩、行业一些问题暴露,这也并不奇怪。毕竟此一时彼一时,整个行业又处于发展的早期,我们还是要客观去看待。

对云从科技来说,此番上市只是第一步。以当下AI行业的现实来看,如果不想沦为资本市场的“流星”,进一步提高商业化落地能力,早日盈利可能会是当务之急。不过云从科技的申请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云从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0亿元、-8.13亿元和-6.32亿元。而公司预计扭亏为盈的时间点在2025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科大讯飞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