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贝壳回归港交所:不募资、无发售 充裕现金流构筑未来发展护城河

来源:金融界 作者:刘晨 2022-05-11 12:17: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贝壳回归港交所:不募资、无发售 充裕现金流构筑未来发展护城河)

来源:金融界

作者:刘晨

金融界5月11日消息 居住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贝壳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2423”,是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形式返港的中概股。上市首日,贝壳开盘报30港元/股,盘中最高涨超8%,截至发稿前,贝壳报31.6港元/股,涨幅5.33%。

中概股回归路径演变 “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展现贝壳充裕现金流

近年来,受美国监管政策影响,中概股回归潮愈演愈烈,从“二次上市”到“双重主要上市”,中概股正在通过各种路径回归港股。

众所周知,在“二次上市”模型下,只有第一个上市地点的监管机构对公司拥有首要监督权,公司对于部分规则享有豁免权。而“双重主要上市”则是指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需要同时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的监管,公司方面则需要完全遵守两地交易所的规定。

不难看出,相比于“二次上市”,“双重主要上市”的上市程序审核更加严格,但优势在于,即使公司在其中一个交易所摘牌,也不影响其在另一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这种方式既可有效保护股东利益,也可以消除关于上市地位的不确定性。

2021年之前,中概股多以“二次上市”的途径回归港股,但随着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执行趋严,中概股上市地位日渐不稳,截至目前,已有128家中国公司被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清单,其中,进入SEC“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数量达105家,另有23家如今已进入“确定摘牌”名单。而就在今年4月22日,贝壳也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加入了“预摘牌”名单。

在此背景下,选择在港股进行“双重主要上市”,成为中概股新的回归选择——今年以来,已有知乎、B站先后谋求回港双重上市,知乎已于4月成功通过这一方式登陆港股,B站也已收到港交所确认,将于10月完成“双重主要上市”。

但值得注意的是,贝壳此次的回归方式相比以往又有所不同,贝壳此次采用的是“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方式,“介绍上市”没有“公开招股”这一环节,不涉及发行新股或出售现有股东所持股份,通常局限于现金流充裕的企业,即短期没有融资需求,主要考虑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公司。

“双重主要上市”本就需要同时满足两地监管要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再叠加不涉及新股融资的“介绍上市”形式,这对贝壳的现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此前贝壳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贝壳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和短期投资高达561亿元,且短期没有重大资本开支的要求,这不仅符合“介绍上市”的要求,也为其后续低于市场低迷、穿越行业下行周期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构筑了坚实的财务护城河。

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 “一体两翼”深耕居住服务蓝海

回顾2021年,房地产市场步入下行通道,不断收紧的调控政策下,不少房企运营压力加重,陷入流动性紧张甚至危机,作为“中间商”的贝壳,也在这波寒潮中受到波及。

在行业巨变中,贝壳内部及时做出调整,发布了“一体两翼”战略升级——“一体”即贝壳房产经纪事业群,聚焦贝壳传统的房产交易优势赛道;“两翼”则分别为整装大家居事业群与惠居事业群,其中,整装大家居事业群包含标准化整装品牌“被窝家装”、收购的个性化整装品牌“圣都家装”以及贝壳家居;惠居事业群则包括普通房产租赁经纪业务、轻托管业务和集中式公寓服务三个类别,叠加增值居住服务。

随着“一体两翼”战略的落地,贝壳找房从过去聚焦垂直领域的房产交易赛道持续横向扩容,打开了以效率与品质为驱动的新居住服务格局,贝壳不仅在行业环境的变化下稳住了大盘,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在这场楼市降温期表现出了相对市场的抗性——根据此前贝壳发布的年报显示,2021年贝壳全年成交总额达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营收达到807.52亿元,同比上涨14.57%。

进入2022年,贝壳的“一体两翼”战略不断升级,贝壳表示,2022年“一体”业务将实现三个目标:第一,推动经纪人等服务者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第二,会更关注品质前提下的房屋交易事业群经营效率,提升组织神经末梢的灵活性;第三,“一体”在2022年开始助力家装家居和普惠居住“两翼”,构建向第二赛道高效荐客的业务模式。而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四季度的城市试点中,贝壳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赛道已经可以为当地家装业务贡献约30%的客源。

就目前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大环境依然低迷,但市场规模及前景却不可小觑。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预计到2026年,中国居住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39.6万亿元增长至55.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1%;中国通过房产经纪服务进行的房屋交易和租赁总交易额也将从2021年12.7万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19.4万亿元,渗透率将提升至61.6%;而包括家装家居等在内的其他居住服务市场,预计到2026年也将达到24.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几大市场未来广阔的增长空间,恰好切中贝壳的“一体两翼”战略规划,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在后续政策利好下,贝壳或有望触底回升,并迎来进一步的业绩高增。

贝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永东表示:“随着我们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我们踏上了新的征程,感谢所有贝壳的客户、服务者、合作伙伴与股东的信任和支持,我们见证了中国居住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科技重塑居住体验,以及服务者价值崛起,并有幸参与其中。我们也看到中国家庭对美好居住的期望不断提升。作为领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我们相信,从‘有尊严的服务者,更美好的居住’使命出发,贝壳可以助力千万中国家庭住得更加美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线上线下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