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单日成交6700亿,政策底估值底先后确立,拐点什么时候出现?)
来源:金融界
作者:郭施亮
“沪市单日成交仅有3000亿,沪深市场加起来的单日成交仅有6700亿元,创出了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地量水平。虽然A股单日成交6700亿的量能在历史上不算很低,但考虑到股市扩容、机构投资者数量壮大等因素,6700亿的股市成交量已经属于地量水平,现阶段的A股市场已基本上处于熊市运行状态。
继股市政策底确立之后,A股市场的估值底也基本上得到了确立。截至目前,以上证50、沪深300为代表的主要市场指数,无论是在PE数值,还是在PB数值上,都已经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区域。假如市场进一步探底,那么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也就更加明显了,时下的A股已基本上完成了政策底与估值底的探索阶段。”
沪市单日成交仅有3000亿,沪深市场加起来的单日成交仅有6700亿元,创出了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地量水平。虽然A股单日成交6700亿的量能在历史上不算很低,但考虑到股市扩容、机构投资者数量壮大等因素,6700亿的股市成交量已经属于地量水平,现阶段的A股市场已基本上处于熊市运行状态。
继股市政策底确立之后,A股市场的估值底也基本上得到了确立。截至目前,以上证50、沪深300为代表的主要市场指数,无论是在PE数值,还是在PB数值上,都已经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区域。假如市场进一步探底,那么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也就更加明显了,时下的A股已基本上完成了政策底与估值底的探索阶段。
既然政策底与估值底先后得到了确立,叠加市场单日成交量再创新低的因素,实际上意味着市场距离真正的低点已经不远了,或者反映出当前A股市场已经处于历史大底部区域。不过,考虑到内外部环境的因素,这一轮股市筑底周期可能会稍长一些,但在历史底部区域震荡筑底,实则更考验投资者的投资耐心。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全球市场的发展形势更为严峻。其中,包括高居不下的通胀率压力,美联储步入新一轮加息缩表周期以及地缘局势反复等因素的影响。从市场资金的角度考虑,今年更多资金可能会考虑到避险的需求,甚至追求更多的现金资产。
全球市场的避险需求显著升温,其实并不难理解。从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分析,包括黄金、大宗商品、稀缺金属以及高股息率优质资产等,它们的整体走势明显强势于市场中大多数的资产。
此外,有更多的投资者,更愿意持有现金资产,或者提前偿还房贷,这也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投资策略。因为,在实际情况下,熊市抄底的风险远高于牛市追涨的风险,而在市场处于非理性抛售的环境下,大家不知道市场的底会在哪里。有时候,抄底之后,还有30%至40%的股价跌幅,最终的结果也是得不偿失的。
从A股市场主要指数的角度出发,在历史估值底部附近,再大幅下行的空间应该不大了。继政策底、估值底先后得到确立之后,市场也许会等待一个市场底的确立,但市场有可能走出2012年至2014年的底部震荡筑底行情,并最终以时间换空间的形式完成市场底的探索过程。
2022年,对美股市场而言,同样也是充满了考验的年度。截至目前,纳斯达克指数的年内最大跌幅已经达到了25%,标普500指数的年内跌幅超过15%,这一年内跌幅已经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的极端市场环境下,纳斯达克指数的年内跌幅为40.54%、标普500指数的年内跌幅为38.49%。换言之,假如纳斯达克指数的跌幅进一步扩大,那么将会逐渐接近2008年的年内跌幅水平,可见今年全球市场的波动风险非常高。
美股市场的大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市场自身的去估值泡沫压力。至于A股市场,在已经完成去估值泡沫风险的走势后,市场只是在等待更明朗清晰的政策信号或资金信号。随着A股政策底与估值底的先后确立,接下来市场的投资机会也会大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