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硅产业一季度扣非后大幅减亏 300mm硅片累计出货量超475万片)
4月28日晚间,沪硅产业(688126)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47.09%;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15.22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亏损328.0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231.08万元,亏损幅度明显收窄。
细看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原因,一季报披露,沪硅产业当期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随公司产能的释放,产品销量大幅提升所致,其中300mm半导体硅片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22%。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则主要是受公司通过聚源芯星产业基金投资的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的股票的公允价值波动及当期确认的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的影响。
谈及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减亏的原因,公司阐述主要是由于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加带来的营业利润增加所致。
据披露,沪硅产业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
事实上,公司一季度的业绩改善并非没有预兆。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近三年持续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半导体市场需求旺盛,同时公司的产能不断攀升,产出和销售量均大幅上升。
随着营业收入的增加,公司近三年的净利润及各项利润指标也逐年呈改善趋势,尤其是2021年度产能释放带来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较2020年度实现减亏14900.98万元,减亏幅度达到53.09%。
从行业情况来看,硅片作为晶圆制造的主要原料,在本轮疫情前,其供应就处于紧张局面。受疫情影响,硅片客户企业更是处于 “等米下炊”的状态。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沪硅产业在经营层面影响几何亦为外界所关注。近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沪硅产业获悉,为了确保硅片供应,公司此前已实行封闭式生产;目前公司的12英寸晶圆片订单,已超现有产能。
据介绍,公司为复工复产的主要准备和方案包括:强化厂区内现有人员管理,保证现有生产环境安全积极排摸与联系可复工人员,结合政策进行入厂前准备加大发掘与开展物资筹备立力度,为复工人员创造生活环境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与客户、供应商积极沟通,确保生产物资顺利流转等。
沪硅产业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今年3月,公司下属上海新昇300mm大硅片出货量仍创历史最高点,实现累计出货量超过475万片。同时,存储器用硅片继续保持历史最高出货记录,预计4月产量和销量均将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