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倾听改革者|对话中国平安谢永林:实干把业务势头做出来 股价会逐步反映平安真实价值)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婷)讯, 在平安,遇到难题和棘手的局面,陪在平安创始人、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身边的,总有平安集团总经理、联席CEO兼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的身影。他说话略带湖北口音,但语气坚定,干脆利落,思路清晰,分析总能一针见血击中要害。更重要的是,在平安这样一个综合金融集团里,从基层到高层,从前台到后台,从保险、证券到银行,谢永林的实干经验,让他对平安发展、业务“打法”如数家珍。
2022年对平安而言是关键的一年。2020年全面铺开的寿险改革,在三年时间节点迎来效果释放期、检验期;2016年底平安银行全面启动零售转型,在利率市场化、疫情常态化大环境中开启第二个五年,众多压力中业务被期待再上台阶;资本市场上,多因素影响,一路下探的平安股价,让市场呼吁信心与“珍惜”;从综合金融到“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升级,平安接力创新。
可以说,多维度看,2022年是平安谋求价值升级、增长进阶的关键年。近日,财联社记者专访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聆听这位看问题“稳准狠”、敢啃硬骨头、抗压能力强的改革“实干家”,如何看待平安2022年的“爬坡过坎”。
如何看平安的现状和未来?
谢永林:有困难但更有信心 综合金融的优势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在中国平安公布2021年“成绩单”后,业绩发布会上,平安的管理层一致表达了对中国长期经济基本面向好的信心,对平安改革、创新探索发展的信心。“充满信心、坚定看好,也希望市场给予我们耐心和时间。”
谈及平安的现状和业绩,谢永林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建议市场全面看。“平安的综合金融业务中,除目前寿险面临一些困难在深度调整,但也呈现出积极改革转型效果外,平安集团的其他业务,可以说都表现的很好。”
谢永林举例称,平安核心的金融主业中,平安产险承保利润同比增长145.7%,达到51.36亿元;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693.83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363.36亿元,同比增长25.6%;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融资租赁和平安 资产管理等组成的资产管理业务,2021年实现净利润139.52亿元,同比增长13.5%。
“这说明什么?平安综合金融的优势,就是抗周期风险,营收多支柱支撑,‘东方不亮西方亮’。”谢永林称。
“对未来,我也是坚定看好。”谢永林给出四个理由:一是平安发展战略清晰明确,“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综合金融的优势,加上助力“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生态布局,前景是广阔的;二是综合金融是平安的主要收入来源,多元业务抗单一行业风险的能力非常强,这点是有保证的;三是寿险改革成果正逐步显现,而且从发展空间来看,有机构指出,我国人身险保费规模有望于2050年达到45万亿,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四是看团队,最好的机制在平安,最好的人才在平安,最好的管理在平安。“我对平安的未来,是非常有信心的!”
如何看平安股价?能否给股民一些信心?
谢永林:实干把业务势头做出来,股价会逐步反映平安真实价值!
和谈到业务发展不同,谈到股价时,谢永林谨慎很多,但依然坚定。
“从外部看,去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市场波动、地缘政治等风险影响,平安股价下跌是脱离了公司的实际价值增长的。”谢永林对财联社记者说,平安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做事,“把业务做出来,把业务发展的势头做出来,把困难克服掉,我相信,股价会逐步反映平安的真实价值。”
谢永林也从侧面给了投资人信心。“一个关键的数据,平安的分红。”谢永林称,十年来,平安保持了高水平的分红,持续提高的分红是对投资者稳健回馈。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拟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1.50元。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人民币2.38元,同比增长8.2%;基于归母营运利润计算的现金分红比例(不含回购)为29.2%;过去五年的现金分红总额年复合增长率达25.8%。
“另一个重要行动,回购。”谢永林说,回购本身就代表了信心,也增强了市场对平安的信心。最新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平安累计回购股票金额达39.00亿元。“2022年,平安将继续执行回购,增强市场的信心。同时,平安管理层也不排除在合适的时机将继续增持。”
如何看金融业务深化协同?增长能否上台阶?
谢永林:站在综合金融高度,明确金融销售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推进大财富管理战略全面落地。
谢永林看问题,和很多金融高管都不同,这或许与其综合金融的交叉从业经历有关。
从1994年加入平安使出浑身解数卖出第一张保单,随后经历产险转型寿险拓宽职业生涯路径,参与“卓越工程”寿险改革;到经历银行并购后,临危受命接管平安证券、重拳出击整顿乱象、重塑证券业务及优势;再到重回平安银行掌舵。谢永林的脚印,在平安的保险、银行、证券三大金融主业上,均留有深深的痕迹。
站在多元金融业务协同角度,谢永林说,他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即金融机构销售金融产品,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谢永林用自己的真实体验来举例。“曾有一次,我急需流动资金,但账户里却拿不出钱来,原因是当时资产全部配置成了流动性差的金融产品,这说明什么?说明财富配置是不健康的。”
所以,金融销售最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谢永林坚定地说,是财富配置!通过配置多元金融产品让财富更健康!
这是谢永林带领平安银行正在做的事情: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在平安银行内部,探索打造一支“高质量、高产能、高收入”懂保险的财富管理队伍,积极为私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开拓新赛道。“这不是心血来潮,现在做,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水到渠成。”
谢永林分析,中国寿险业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同样,银行的财富管理也面临诸多挑战。想要破局,就需要三大动能:一是源源不断、向上迁徙的客户来源;二是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中台的产品、配置、投顾、科技等基础能力;三是一支由“能力者”组成的、足够数量的队伍。
反过来看,银行做财富管理有何优势?在谢永林看来,一是账户优势,海量账户意味着海量数据,根据数据精准分析客户需求,就成为了银行的天然优势;二是客户资源优势,银行有1.2亿存量客户,意味着队伍有了持续可开拓的客户资源;三是科技优势,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积累了明显的科技力量,可前瞻性接触客户,低成本获客、活客;四是综合金融优势,举例来看,平安银行推出的一款针对家庭财富的信托产品,融合“保险+银行+信托”三方面优势,可资产保值增值,可保障风险,亦可传承财富;四是“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优势,医疗健康对银行客户而言是刚需,提供财富管理服务与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一脉相承,将进一步增强银行客户的黏性。
反复思考、验证可行、说干就干,谢永林说,就是凭着自己的这股“狠”劲,平安的新银保有了突出的成绩,更成为助力平安寿险改革的一支“尖兵”。数据显示,2021年平安寿险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承压之时,银保渠道该指标却增长强劲。步入2022年,新银保优势更为突出,“新银保队伍产能是传统队伍的两倍!在今年开门红期间,银保的中收同比增长了30%。”谢永林笑着说,语气中更带有自豪感,“凭借新银保的财富管理队伍优势,我相信,平安银行的中收会持续上台阶,更将助力集团的新业务价值持续向上,这种双赢的协同会越来越明显。”
压力大不大?如何应对?
谢永林:压力多且大,但必须去面对、去解决,敏捷反应是应对关键。
展望2022年,全球依然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阴影下,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在年报致辞中,马明哲也明确提出,平安面对的各项挑战依然严峻,改革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
压力大不大?谢永林坦言,“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压力很多,但我们必须面对,必须去解决。这是银行从业者、金融从业者天天要面对的事情。”
但谢永林也有着在自己的解决办法——“敏捷反应”。谢永林对敏捷的强调,在平安银行的最新年报中也有所体现,2021年平安银行年报中,“敏捷”一词出现了21次:科技赋能不断完善敏捷能力、培育敏捷文化、组建敏捷团队、风控敏捷、增强敏捷配置能力、敏捷转型……
在谢永林看来,正是内部的敏捷基因,夯实了平安银行营收、利润高增长的“底盘”。
“2022年,对平安银行而言,发展基础牢固、发展动能强劲,业务模式升级策略清晰,重点在执行。”谢永林称,平安银行业务增长第二曲线已在逐步落地中,平安银行的“打法”已非常明确。在他看来,平安银行消费金融端、私人财富管理端都会迎来快速发展。“但要注意一点,在消费金融端,风险管理是第一要务。宁慢,也不能出风险!”对于这一点,恰好,敏捷能力也让平安银行有了管住风险的能力。
能抗压,是平安内部人士对谢永林的评价,也是谢永林对自己的评价。如今看来,敏捷,可以说,就是谢永林抗压、解压的关键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