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短线策略 - 正文

特斯拉、比亚迪……头部新能源车企集体涨价为哪般?背后投资机会抢先看

来源:财联社 作者:唐叶天 2022-03-17 18:4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特斯拉、比亚迪……头部新能源车企集体涨价为哪般?背后投资机会抢先看)

财联社3月17日讯,3月以来,许多消费者发现,去加油站给车加油逐渐增加了成本。

俄乌武装冲突影响了世界能源贸易格局,叠加疫情对物流成本的影响,世界多国汽油价格月内飙上新高。

社交平台上遂有人表示:“还是新能源车更省钱。”

但当消费者的目光转向新能源车,就发现:新能源车也迎来了一波涨价潮。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小鹏汽车将于本周日晚12点后进行涨价,涨幅在1-2万元之间,其中P7涨价近2万元,P5涨价1万元。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3月全球电动车龙头企业特斯拉也一直在涨价。

3月10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价格均上调1万元。至于原因,上周日,埃隆·马斯克发布推特表示,特斯拉和SpaceX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通胀压力

3月14日,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可能在未来两周内再次涨价,以适应供应端紧张的环境。Ives补充称,“特斯拉有能力像奈飞和亚马逊一样,将它不打算吸收的通胀转嫁给消费者。”

果然,3月15日,时隔5天,特斯拉再涨价。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各车型价格上调1.4-2万元不等。3月17日,又隔了仅两天,国产特斯拉三度宣布涨价,据特斯拉中国官网3月17日显示,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售价已上调至37.59万元与41.79万元。

这一涨幅较月初时同款型的35.79万元和39.79万元售价,已超过5%。

3月15日深夜,比亚迪汽车也扛不住成本压力,在官方微博发布涨价通知: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此次价格调整于3月16日零时起生效。这是比亚迪近三个月来的第2次提价通知。

纵观以上新能源汽车提价原因,基本可归结为原材料成本以及通胀压力。

据西部证券统计,自去年12月以来,汽车类消费品提价的频次居各大类之首。

背后的原因,除了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之外,疫情以来延续至今的“芯片荒”也增高了成本,还有核心原材料的价格飙升,比如锂电池的原料:锂矿及衍生化工品。

去年至今,在客观的供需缺口下,锂精矿、碳酸锂、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均已突破历史高位,涨成了令车企“嫌贵”的天价。

至于芯片方面,近期深陷武装冲突的乌克兰,是氖气等稀有气体的供应大国,而稀有气体是半导体光刻环节中必需的材料。

各种原因共同作用下,新能车涨价无可避免,但其销量是否有所下降?

近期2月经济数据出炉,新能车销量同比大增,环比略降,但渗透率创下了月度新高。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历年新能源车的走势在年初相对低迷逐步拉升,2021年1-3月新能源起步较强,且5-12月持续走强。由于今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影响较小,因此2月走势依旧很强。

中信证券表示,2月行业产销数据平稳释放,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保持同比增长,春节后补库存需求开始显现,数据整体略超市场预期。受原材料涨价和战争风险带来的供应链冲击,近期汽车行业估值剧烈调整,市场对于行业的风险因素和板块的盈利下调已经逐步达成共识。对于新能源车,主流车企优质车型不断推出提升行业景气,行业向上趋势明确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也提起了新能源汽车在消费领域的重要作用,机构建议投资者考虑到政策未来对新能车行业发展的支撑,更多地方政府鼓励政策或将落地,支撑新能源车销售持续放量。

具体到投资标的,招商证券观点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渗透区间,消费接受度、产品丰富度都在迅速提升,当前正处于主动补库存周期开始阶段,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存在问题,困扰在于缺芯和大宗成本过高导致供给的供给短缺

整车方面,招商证券认为宜选产业链话语权较强的标的,重点推荐销量表现优异或有爆款车潜力的比亚迪, 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零部件方面中长期看好具备成本、产品优势以及卡位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的头部企业,重点推荐福耀玻璃、伯特利、中鼎股份、星宇股份、爱柯迪等,推荐高压快充产业趋势受益标的欣锐科技以及汽车传感化受益标的苏奥传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鼎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