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美股市场 - 美股动向 - 正文

现在抄底Peloton(PTON.US)会不会被“抄家”?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1-22 16:22: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华尔街红极一时的“居家健身第一股”Peloton最近几个月正在经历“水逆”。

(原标题:现在抄底Peloton(PTON.US)会不会被“抄家”?)

在华尔街红极一时的“居家健身第一股”Peloton(PTON.US)最近几个月正在经历“水逆”。

根据英为财情Investing.com的行情数据显示,周四美股交易时段,Peloton的股价大跌23.93%,截至收盘报24.22美元,而事实上,Peloton最近52周的累计跌幅已经高达84.45%,仅仅是2021年四季度以来,就已经累计下跌了75%以上。公司目前市值仅余80亿美元左右,而去年1月曾达到500亿美元高点。

Peloton将全面暂停健身设备生产?

周四的下跌源于美国媒体的一份报道,有报道指,内部文件显示,Peloton全面暂停了其联网健身设备产品的生产,因为消费者需求减弱,公司希望控制成本,此次暂停为期2个月(2-3月)。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此前已经将于去年12月,将其价格较高的产品Bike+的生产叫停,一直持续到6月。此外,据报道,公司下个月开始,还将开始停产Tread跑步机,而且整个2022财年可能不会再生产任何Tread+设备,这款设备去年曾经因为安全隐患被召回,此后便一直处于停产阶段。

显然,这个消息引发了Peloton投资者“用脚投票”,股价在盘中大幅下挫。随后,Peloton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hn Foley周四盘后紧急在其官网发布了一份声明否认了媒体关于公司将要停产所有自行车和踏板健身器材的传言。

John Foley表示,“媒体的信息是不完整的,断章取义的,也没有反映出Peloton的战略意图。我们正在继续投资于公司的增长,但是也需要重新审视成本结构,这将会确保我们继续取得成功”,他还表示,“我们对调整生产规模感到满意,随着季节性需求曲线的发展,我们将会重新调整生产水平,以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Peloton确实正面临重重困难

John Foley的声明并没有改变Peloton现在正在面临的窘境。

这家曾经被称为“健身界奈飞”、“健身界戴尔”的明星公司,曾经和奈飞一样在疫情期间出现了订户飙升的盛况,也经历了其硬件设备需求大涨的好时光。而现在,它不仅正在经历和奈飞一样的用户增长放缓问题,还面临着和戴尔公司一样,硬件设备销售的需求困境。

也就是说,Peloton面临着双重打击,一方面,它依靠产品设备来吸引客户订阅每月40美元的健身服务,但是,设备的放缓也意味着新用户数量的减少。

Peloton曾经在10月31日对公司的第三财季和第四财季需求和交付量给出预测,但是,其在12月14日又重新发布了一份预估数据,大幅下调了公司Bike、Bike+和Tread的销售预期。公司表示,此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在350美元设备费用以外,其将从本月开始向客户收取额外250美元送货和安装费。

同时,Peloton还表示,其价值495美元,代号为“Project Tiger”的力量训练课程,也鲜有用户感兴趣。公司目前预计,健身订阅用户约为277万,这一数据则远低于华尔街此前预计的281万。

Peloton还有机会吗?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近期Peloton的股价仍然节节败退,但是华尔街分析师似乎充满信心。根据英为财情Investing.com的一致预期工具显示,在我们调查的30位分析师中,有15位分析师给予该公司“买入”评级,13位给予公司“中性”评级,仅有2位建议“卖出”,而该股的12个月目标价平均值高达74.89美元,较当前股价水平有209.20%的涨幅空间。

John Foley在上文提到的这份声明中反复强调公司正在改善成本结构的计划和决心,包括“提高毛利率,转向更灵活的成本结构,减少运营费用等。”而此前媒体也报道称,Peloton正在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合作,寻求削减成本的方法,这可能会导致裁员和一些门店的关闭,据悉,公司已经开始在削减销售部门的员工。

一系列的努力或许确实可以帮助公司优化成本结构。12月当季初步数据还显示,公司该季度的总收入预计为11.4亿美元左右,和华尔街的预估相符。此外,12月当季的亏损额可能仍会达到2.7-2.6亿美元,这个亏损额度低于华尔街此前预估的3.32亿美元。

也就是说,Peloton对成本的关注似乎正在帮助公司实现盈利,因此,市场对公司似乎“重拾信心”,周四美股盘后,Peloton的股价在前一天重挫近24%以后,又反弹了9%。

Peloton的财报原计划定于2月8日公布,届时,投资者可以看到更多详细数据以作判断。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认为应该对该股保持谨慎。

本文选编自“英为财经Investing”,作者:李英维;智通财经编辑:秦志洲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