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明明有价值 为何总是跌?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嘉禾 2022-01-15 07:43: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明明有价值 为何总是跌?)

图虫创意/供图 周靖宇/制图

陈嘉禾

在证券投资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种现象,就是明明有价值的证券,价格反而变得越来越便宜。而且,随着基本面的增长,这种价格的下降甚至会导致估值下降的速度更快。在这种现象的反面,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明明价值不高的证券,反而变得越来越贵,估值更是一路飙升。

当这种现象发生的时候,经验不够丰富的投资者往往会感到惊慌失措。他们通常的反应是震惊,继而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由于越来越便宜的价格必然伴随着市场上看空的种种理论,而越来越贵的价格则会得到舆论的赞扬,因此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往往会在价格发展到极致时,被流行的市场理论“说服”,从而卖出价格低廉、价值优秀的证券,买入价格高昂、价值不高的证券。而这种投资行为,正是糟糕投资业绩的开始。

投资不能受舆论左右

关于这种“上涨或者下跌的证券一定会有支持它们的理论”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当年拿破仑时代的一则轶事,看出社会舆论的规律。

在1815年,当拿破仑·波拿巴从流放之地厄尔巴岛复出、一路挺进巴黎时,随着他的节节挺进,巴黎报纸的新闻标题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科西嘉的怪物在儒昂港登陆”,“吃人魔王向格腊斯前进”,“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波拿巴占领里昂”,“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这恰如随着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对某种证券的评论变得越来越积极,或者越来越悲观一样。

对于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证券价格上涨或者下跌,以及伴随这种价格上涨或者下跌所产生的社会舆论,根本不足以改变他们对某种证券的投资看法。他们对价值评估有自己清醒的判断,并不会受到舆论的左右。而价格上涨或者下跌,恰恰给了他们卖出或者买入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在资本市场看到“有价值的证券,价格却越来越便宜”,或者“已经严重高估的证券,价格却越来越贵”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当理性的投资者把目光聚焦在证券价值上的时候,市场上的主流节奏,却是盯着证券价格。

对于这种现象,沃伦·巴菲特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评论:“人们坐电梯的时候,并不管楼层高低,他们只在乎电梯运行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对于许多人来说,从1层坐电梯到2层的感觉十分良好,但是只要从100层下降到99层,他们就感觉糟糕透了。”

所以,当我们在资本市场上感觉到有价值的东西反而变得越来越便宜的时候,真正发生的事情,并不是“有价值”这件事情导致“价格越来越便宜”,而是“价格越来越便宜”导致了之后的“价格越来越便宜”:这里面压根就没有价值什么事儿。这件事反过来也一样:价格上涨本身就可以导致价格上涨,其中是否有足够的价值并不重要。

对于那些着眼于价值高低,从而据此判断证券价格是否划算的投资者,他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市场里的小众存在。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价值的高低远远不及价格的涨跌来得重要。

就拿虚拟货币为例,这种没有价值的电子符号,就因为价格的上涨,赢得了全球许多投资者的追捧。

正因为这种“只看价格趋势、不管价值高低”投机行为的广泛存在,导致价值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之间,有可能有很长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往往会高达一两年,或者更长时间,让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忍受一段难熬的时光。当然,只要坚持下去,该来的投资回报迟早会来。

以在香港市场上市的华宝国际(00336.HK)为例,这家主营业务为香精、烟草薄片和调味品的公司,在自己的领域里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它的股价却从2015年6月30日的3.47港元(2022年1月13日前复权价格,下同),下跌到了2020年6月30日的3.33港元,期间估值则从1.6倍PB(市净率,Wind资讯计算,下同)下跌到0.8倍PB。整整5年时间,这家公司股票价格毫无上涨。

但是,从2020年6月30日开始,华宝国际股价一路从3.33港元上涨到2022年1月13日的14.88港元,期间最高触及26.15港元。股价长达5年的糟糕表现,并没有埋没公司的价值。

我的一位好友吴金宫就看出了华宝国际的价值,他管理的基金就重仓买入该股票。吴金宫所管理的仙多山1期基金,在2015年6月30日到2020年6月30日的5年时间里,净值仅仅从1.4021元增长到了1.9238元,5年总回报率37.2%,年复合增长率6.5%,不尽如人意。但是,从2020年6月30日开始,坚守了5年的仙多山1期基金净值就突然从1.9238元增长到了2022年1月7日的6.1666元,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涨幅高达220%,相比六年半之前则上涨了339.8%,年复合增长达25.6%。

什么是有价值的资产?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看不清幻象背后的真正价值,被表面的好坏所迷惑,最终酿成大错。今天的投资者如此,古代的君王也是一样。其中最为倒霉的君王之一,就是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

齐桓公一生最英明的举措,就是听了鲍叔牙的话,任用了管仲为齐相。但是,齐桓公本人并不会看人,并不太会发掘人的价值,他只是正好凑巧,听了鲍叔牙的话而已。从本质上来说,齐桓公是一个好玩儿、好色、好享受、不喜欢干活的君主。这点其实和后代的蜀后主刘禅有一点相像,他俩最大的本事,就是任用了一个能干的人做下属,甚至都把这个人尊称为“父”: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

等到管仲快死的时候,齐桓公去问管仲,“仲父之病病矣,若不可讳而不起此病也,仲父亦将何以诏寡人?”你要是走了,我应该怎么办呀?管仲说,君王你有四个人要远离: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这四个人把你伺候得很舒服,但是都不是好人,都是有目的来接近你的人。他们其实对别人都很残忍,你千万不要被他们的表象迷惑。我在的时候,他们还能给压得住,让他们伺候伺候你无妨。我一旦死了,他们若获重用,必然为乱。

齐桓公答应了管仲,于是在管仲死后,将四个佞臣逐出朝廷。结果,少了这四个人伺候的齐桓公,怎么都不愉快。于是,齐桓公说,“嗟!圣人固有悖乎!”管仲这么聪明的人,也会犯错啊!这四个人明明是贤臣,我离开他们如此不愉快,还是把他们找回来吧!

结果,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这四个佞臣被召回到齐桓公身边,很快就勾结起来发动叛乱。他们将齐桓公围困于宫中,断绝饮食,也不许任何人入内。齐桓公被困绝境,饥渴将死,乃仰天长叹:“圣人之言长乎哉!死者无知则已,若有知,吾何面目以见仲父于地下!”我有何面目见管仲于地下啊!于是自杀而死。

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人,不是表面看起来对你好、给你小利益的人,而是那些真正有志向、有品行、有操守的人。而真正有价值的资产,也不是那些表面看起来价格飞涨的证券,而是那些蕴含了优秀商业价值的、估值优秀的证券。不过话说回来,“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千秋之下,能明辨这些区别的人,又有多少呢?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