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信美相互人寿获批增资1.76亿元 涌金系增加投资)
近日,信美相互保险社(下称信美相互人寿,或信美)获批增资1.76亿元,运营资金增至11.76亿元。此次增资,由新出资人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涌金控股)提供0.76亿元,原出资人汤臣倍健提供1亿元。
银保监会批复文件落款日期为今年1月4日。信美曾于2021年12月9日预披露这一增资计划。
涌金增加保险业投资
此次增资后,新出资人涌金控股对信美相互人寿的出资占比为6.46%。此前,涌金系的另一公司国金鼎兴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金鼎兴)已对信美出资1亿元,若合计计算,涌金系2家公司对信美的出资占比达到14.96%,仅次于蚂蚁集团和天弘基金出资比例。
国金鼎兴与涌金控股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天眼查显示,国金鼎兴由国金证券100%持股,而国金证券超过26%的股权由涌金控股和长沙涌金(集团)有限公司持有。
据接近涌金控股的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称,涌金对保险业比较看好,可能也是基于这个前提,从而继续对信美相互人寿加大投资。
涌金系是知名民营资本,在实业和金融业有一定投资布局。在保险业中,涌金还投资了长城人寿,对持股也通过涌金控股和国金鼎兴两个公司实现,合计股权比例约为4.25%。
据天眼查信息,涌金系投资参股的金融机构,除了长城人寿和信美相互人寿外,还包括国金证券、国金基金、微众银行、长城人寿、大连银行等。
增资方案曾调整
在此次增资后,信美相互人寿原有9家出资人中,除汤臣倍健的出资占比提升至12.76%以外,其他8家的占比均稀释。其中,最大出资人蚂蚁集团和天弘基金合计占比,从58.5%降至49.7%。
此次获批的增资交易,是信美2021年12月9日预先披露的增资方案。在此之前,信美还于2021年3月披露过另一版本的增资方案,当时拟增资7.65亿元,并通过新引入出资人、原出资人1家增资、2家转让退出等实现。
其中尤为受关注的是新引入2家公司。其中一家即为涌金控股,当时计划提供新增运营资金2亿元;另一家为新浪系的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提供5.1亿新增运营资金),并会受让信美2家原出资人资金,共计提供运营资金合计5.85亿元,成为信美第一大出资人,出资比例达到33.14%,与蚂蚁系持平。不过,这一方案最终夭折。新的增资过程中,微梦已未参与,涌金控股也降低了出资额。
此次获批增资1.76亿元,与此前方案计划的增资7.65亿元相比,差距较大,这对于偿付能力提升力度如何?今年一季度偿二代二期规则开始实施,对偿付能力影响如何,是否还有资本补充计划?
信美相互人寿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为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推进信美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启动了本次增资,本次增资1.76亿将进一步提升本社资本实力。“偿二代二期实施后,得益于本社较优的业务价值、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及严格的风险偏好体系,整体偿付能力状况保持稳定且满足监管要求。”
其同时表示:随着信美存量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我社一方面从自身经营管理角度,通过优化业务结构与资产配置,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及经营效率等措施,不断增强内源性资本贡献能力,另一方面配合采用合理的资本规划措施,保证偿付能力满足监管及本社战略发展需要。
信美相互人寿于2017年5月开业,是国内首家相互制的寿险机构,其发起设立的出资人包括蚂蚁以及多家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信美的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70%,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据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信美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合计37.9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