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带动投资700亿,全国四大梯队发展图谱日益清晰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带动投资700亿,全国四大梯队发展图谱日益清晰)

北京、上海、湖北等6地处于“示范引领”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茜 实习生李雨 武汉报道 11月21日,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发布《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作为新产业,工业互联网释放了倍增效应,打造了经济新增长点。过去4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带动投资近700亿元,2020年工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21%,较2018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呈快速发展态势

《报告》从基础设施的建设、融合应用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发展生态等30个指标评价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我国工业互联网呈快速发展态势,2020年总指数为146.6,较上年提高46.6。

目前,我国有超过20个省市设立了专项发展基金,56%的工业互联网企业通过数据的挖掘获取了新的价值;数字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疫后恢复率达到60%,高于成熟度低的企业12个百分点。

创新引领推进了基础攻关,使得底层技术取得新突破。《报告》中称,工业互联网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孪生、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渗透率不断提高。

政策驱动下 ,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数量累计达到258项,2020年新增上市企业39家,首发融资额超290亿元。

多种应用模式加快赋能实体经济,形成示范应用新引擎。随着中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5G+工业互联网”建设按下加速键。自5G商用以来,中国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全覆盖,全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1800个,涵盖20余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领域。

“工业互联网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迸发出新活力。”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胡坚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发展”两个指标的带动作用强势,指数分别是上年的2倍和1.5倍。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5G+工业互联网”应用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融合水平不断提高,“5G+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希望通过拓展行业领域、深耕应用场景、加强产业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创新发展。

6地处于“示范引领”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有26地对5G+工业互联网作出了相关部署,19地提出支持建设省级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十余个地区探索“揭榜挂帅”。

胡坚波表示,综合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应用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发展生态四个方面,我国31个省(市、区)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上,呈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形态。

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等6个省市处于“示范引领”位置,发展特点是基础设施超前布局、应用模式率先探索、创新源头供给强劲、生态溢出效应明显。特别是接入标识解析体系的企业数量、标识注册量、工业互联网企业投融资总额3个指标占比超过70%。

天津、安徽、福建、山东、江西、河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1个省市,呈现“快速崛起”的发展态势。这些地区的发展特点是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快、应用模式推广速度快、创新驱动能力突出、产业环境成熟度高,其中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量、接入标识解析体系的企业数量等多项指标实现高速增长。

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宁夏、新疆等10个地区处于“后发追赶”态势,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特色行业释放应用场景、需求牵引新型技术加快赋能、政策驱动形成良好产业生态,部分地区在“5G+工业互联网”等指标实现从0到1再到N的突破,需求牵引应用特征突出。

海南、甘肃、青海、西藏等4个地区属于“孕育起步”态势,重点地区率先开展体系建设,呈星散点布局;应用场景地方特色突出并逐步酝酿开放,新技术在区域头部企业中先行探索应用,自有资源与外力推动产业生态不断成熟。

“各地要基于本地条件和区位特点打造特色发展路径。”胡坚波表示,不同城市、地区可以将发展工业互联网有机融入区域战略发展目标,实现工业互联网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比如以北京、深圳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其创新活跃、要素齐全,但是工业发展地域空间不足,可以走“修炼内功——对外辐射”的路径,建设跨区域服务的高水平企业,向外辐射。

上海、江苏、广东、湖北等地制造业较为丰富,企业大中小梯度明显,可以实施“典型带路——全面推广”策略,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分类施策。

天津、山西、内蒙古等地行业地域性突出,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创造了特色场景,可以采取“单点突破——后发先至”的方式,在特定行业融合应用,形成可复制的成熟经验。

(作者:刘茜,李雨 编辑:李清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