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21专访丨Attractor创始人石磊、乔嘉:财富管理不该靠收割信仰、流量变现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1专访丨Attractor创始人石磊、乔嘉:财富管理不该靠收割信仰、流量变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 杭州报道

石磊和乔嘉是金融行业的“老将”,前者曾任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在固定收益市场从业15年,后者先在海外就职对冲基金、回国后创办固定收益私募基金。

两位在固定收益市场从业经历颇丰,2016年双方一拍即合,创办了金融科技服务公司吸引子(Attractor),原因是他们预测到“打破刚兑”大背景下资管行业将面临的痛点——资产管理人依旧管理庞大的资金,但却不能像从前一样只靠牌照信仰,而是可能需要就波动与客户沟通解释,整个产业链开始需要大量的信息和知识。

沟通不到位,就会被投资者“用脚投票”。如何搭建一个稳定、有效的沟通认知框架?因此,石磊和乔嘉在创业之初,就开始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和财富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目前,其服务的机构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安联保险、中国人保等一众金融机构。

同时,在5年的大资管行业转型中,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他们对行业中的一些热点亦有自己的思考。

他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火热的“固收+”产品最终会面临升级压力,多策略资管工厂才是兼容性更好的框架;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合作研发金融科技,金融逻辑和科技工业化的融合是极难的;财富管理的未来不应该是信仰式的一轮一轮的收割,而是每个人能够像买房子作出自主决策一样,对自己的资产配置作出决策。

资管行业的痛点:净值化背景下,百万亿资金管理者与投资人沟通困难

21世纪:您说自己是观察到行业痛点,然后创业想要解决这个痛点。这个痛点是什么?

石磊:我自己在券商固定收益部当过投研负责人,观察到了转型的时候行业很痛苦。

其实以前的固定收益行业,最初是刚兑、“拼爹”,对投资人来说,只要你相信我就行了,只要我有牌照、股东很强大、是国有的,你相信我就买了,说了5%的收益就会得到5%,中间的过程不重要,不需要太多信息和知识。

后来就是净值化产品,每天都会有波动。而普通投资人又不知道为什么波动,每天都会问:基金为什么会涨、为什么会跌、它跌了好几天,我是不是该卖掉?

同时,老百姓和中间销售渠道的关系也就发生了变化。老百姓总觉得销售渠道在坑自己,让自己亏了。比如最近这一周,去年排名前几的基金也全部跌了10%,所以直播间的一些人都被投资者骂哭了,基金经理也被骂。

这个链条上每个人都在埋怨,问题是什么呢?这个量很大,光固收的理财存量40万亿,加上信托有60万亿。现在净值化转型,其实就是给这么大存量的金融市场找出路。

其实我们刚开始定位是一个咨询公司,是行业的需求推着我们往前走。尤其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庞大的需求,我们也的确设计出一套体系解决了它们的问题。

怎么解决呢?一个是赋能资管端的多策略资管工厂,一个是赋能财富端客户经理基于知识的辅助认知。

它的实质是这样,原来刚兑,客户是不需要信息的。买产品最简单,搜索一下谁的产品多少收益、排名怎么样,这样就行。

但是现在突然波动之后,信息变多了,每天都有新的信息,但很多人又无法理解这个信息,他只能看到净值,但无法理解、无法决策,就会有恐惧、有贪婪。

所以,我们把信息处理成普通人可以理解的认知,然后人就可以决策了,你不用替他决策。这个背后实际上是我们提供一套知识体系,包含信息+逻辑,帮助投资者认知。

但现在我们市场上很多金融科技的服务还是替别人决策,包括上一代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投顾,不让客户有认知,只要相信我就行,相信我结果就一定好。

他们的理念是每天帮客户去做各种操作,这种结果就导致客户还是骂你,因为你的结果也是每天波动的,客户不理解,体验就不好。

所以我们的理念是,帮你决策,而不是替你决策。

21世纪:你们提供的知识体系和产品每日净值的归因分析区别是什么?

石磊:归因代表历史,投资者关注的是未来。

我们的核心还是让投资者更能理解明天是什么,研发一套描绘明天的语言系统。

描绘历史就是涨跌、收益率、波动率,这些市场上常见的指标就足够了。描绘明天,我们就是两个维度的指标:好不好、贵不贵?

核心是能对不同资产的胜率进行描述,上面两个维度可以唯一地决定未来的预期收益率有多少。

净值化之后,又是开放型的产品,当客户不知道你未来还能不能挣钱的时候,他感受到最近回撤了,他就开始犹豫、怀疑、猜忌,甚至觉得资产管理人能力不行、骂你、要赎回。赎回导致的问题就是,原来可能管一个亿,现在有2000万赎回了,就要被动卖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增加大家的互信,这个互信不是基于净值一定涨的互信,而是说我理解你在赚什么钱、未来是不是还能挣到这个钱。

这个沟通、并形成互信的过程,就需要一套语言。资产管理人不能给用户讲很专业的知识,他们听不懂,这就不是有效沟通。需要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同一个语言体系,让资产管理人清晰表达自己、客户也能听懂。

所以现在很多大机构都在学习我们的语言体系,基金经理、财富管理端、私募合伙人等等,都在学。

我们现在是把这套语言变成了工具,能够形成一个商业的闭环,所以大概3年前开始,我们有了科技团队。从公司角度来说,变成工具能够帮助创业公司实现更好地盈利。

乔嘉:我们干了十几年资管,给大家解释这个东西,普通人也听不懂。那这首先就是我的错误,是我们的问题。

这说明了两点:

第一,资产管理的专业内容往往是超出普通人理解范畴的,专业人士和普通老百姓之间一定会有知识落差,如果没有落差,那服务行业也就不存在需求,这个行业甚至不用存在。如果医生的能力和老百姓一样,那就没人去看医生了。

第二,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弥补这个落差,怎么让大家理解、普惠、达成共识。

所以,我们第一阶段做的是理论总结、系统构建,在经营层面达成共识,我们实际上在行业里面已经绝对达到了共识;第二阶段,我们就往下走,到C端去试试。

21世纪:这个语言体系具体是什么样的?

石磊:我们所有的投资工具,都能用2个层面、4个指标来描述。

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面,一个是市场面。

所有的基本面信息我们都能加工到好不好、贵不贵这2个指标。

如何判断好不好,我们会把一个资产所有的收益来源都分解了,比如说股票为什么能赚钱,就是有两个收益来源:一个是做股东,拿到资本回报率,我们把它已经图表化、知识图谱化了。客户可以在不需要理解那么细的知识的时候,一下子就得到这个认知,知道股东回报率高还是低;第二个收益来源就是通过估值的变化挣钱。

不止股票,其实所有资产我们都会从收益来源的根上去挖,判断它现在的状态。

再细化到如何去描述一个资产的状态,我们会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去分析,包括财务数据、行业数据、宏观数据。

这一套知识体系壁垒还是很高,老百姓一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去把这样复杂的信息翻译给老百姓听。

贵不贵方面,我们就会把它跟另外一个可得资产对比,进行资产之间的横向比较。

比如说茅台,他和其他另外一个行业的股票对比,历史上的正常估值水平应该是多少,那它现在比正常水平贵了多少,我们就可以翻译成一个定性的语言,是比较贵、一般贵还是极贵,老百姓就听得懂。

上面就已经是2个指标了,属于基本面分析,我们还有市场层面的分析,也是2个指标,一个是趋势怎么样、另一个是拥挤度如何。

趋势方面,最简单的是股票的股价,K线图的趋势强度,我们用数量把它指标化,监测趋势的强弱。

拥挤度方面,比较复杂,每个资产都不一样,是不同的知识图谱。

比如股票比较容易刻画,像一般涨得偏离它的趋势很远,可能就比较拥挤。然后成交、换手很高,都能判定它的拥挤程度。

拥挤度很重要,因为大家都挤在这里抱团了,一旦有一个负面因素冲击,那么里面的资金就会相互踩踏,最后引起暴跌。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市场脆弱性的指标,如果一个市场很拥挤,它的脆弱性反而越高。

实际上,这4个指标连很多专业的投资者都很难去做好分析。

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立体的信息图谱,并降维成了不那么复杂的知识体系,客户可以看到的是自己账户的驾驶舱,每天都有最新的信息更新上去,告诉用户你持仓的资产怎么样。

比如年初的时候,我们的系统就会提醒用户,你持仓的白酒基金现在是市场最拥挤的板块,它不会告诉你一定会跌,但是会提示你市场较为拥挤、脆弱性提升。

21世纪:现在可能全行业的大公司都在做金融科技,当这个痛点被发现后,您觉得为什么不是大公司先成功?

石磊:我们的核心壁垒是有一套动态的投研体系。就像现在我们跟银行合作,它们也想过把我们的代码搬运过去,但因为我们的知识是动态的,静态的知识只能解释过去,不能解释未来,所以即使有一个黑客把我们的东西全剽窃了也没关系。

我们所有的模型每一年在年初都要重新捋一遍,是否需要更新、知识体系是否需要发展。

这个知识体系的构建来源是自有团队和合作的机构伙伴的投研力量,我们把知识系统化、模型化,形成一个动态的知识中台。

我们的投研团队现在其实来自物理系的、数学系的、统计系的,一个金融出身的都没有。但这个团队是一个面向全球不同类别资产的投研,与专业领域最领先的投资能力合作,反而是一个大的金融投资策略团队。

另外和大公司相比,主要取决于一个机构的关注点是短期还是长期,如果一个金融机构主要的目标在于短期、快速的发展,就不太愿意做这种东西。

尤其是大公司,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很多在利益上可能就是竞争者,而不是合作者。甚至可能要重组部门,改变原有的既得利益、模式等等。

比如现在市场上有一个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合作的结合体,媒体可能很关注,觉得两个大机构合作、前景可期。

但我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可能不那么乐观。因为他们合作的模式是互联网公司提供流量、金融机构提供模型这样一个组合,缺少了知识融合。金融机构这里提供的模型是个黑箱,只提供结果、但不让用户有认知,也缺少沟通。只能说这个互联网公司流量很大,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客户体验可能并不好。

举个例子,去年市场涨得最快的那段时间,那个金融机构的模型会设定自动指导你卖出基金,那你在一周时间内可能少赚了10%。

但是模型有错吗?模型没有错,它是基于20年的长期投资理念做的判断,这个东西贵了确实应该卖出,便宜了应该买入。

但这个交易策略跟一般人的人性是反的,所以那个互联网平台上就有好多人开始骂。

这种黑箱的模型没有跟用户直接沟通,甚至把自己买的什么基金都隐藏在最深的底层,要翻好几页才能看到买什么基金。

乔嘉:其实这两个公司的理念就不一样,互联网公司想着我有流量、怎么快速变现;金融机构想着怎么做个长期产品、管钱。我们现在了解下来,那个金融机构本来想先合作,给出一些投顾服务,然后再自己发基金。但合作效果似乎并不理想,金融机构自己也打退堂鼓。

所以我们公司在做自己的创业规划的时候,今年决定开始做C端市场,拿金融内容来陪伴用户,增加双向沟通和理解。以前我们都是做B端市场,服务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资管。

其实上面那个案例反应了一个问题,就是金融人和科技人融合程度能有多深,这也是我们公司的一个难题,金融人和科技人之间“打架”打的很厉害的。

科技人觉得金融人不严谨,哪哪都是漏洞;金融人说科技人老是吹毛求疵,顺着大方向走不就好了吗。

21世纪:你们的服务对象似乎都是银行理财子、资管、财富管理,没有和券商合作。券商会不会是你们一个比较有力的竞争对手?它们不仅投钱发展金融科技,同时还有庞大的投顾队伍去“人海战”。

乔嘉:券商永远围绕着交易,跟我们的场景不太一样,很少有人会跑到证券公司去给自己做个未来的理财规划。

可能现在不少券商拿到了投顾牌照,对外宣称都想把自己的投顾培养成具备资产管理能力的个人,包括银行私行的客户经理们现在也是这个目标。

但有句话我特别喜欢——所有说要把一线的人培养成专家的领导,业务必死。

因为你要成为用工具、用系统的专家可以,但你要快速把一线员工培养成资产配置、资产管理专家,这怎么可能?

别人干了一辈子资管,不论是北大清华毕业,或者是从交易室里出身,都在市场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一个刚毕业的私行客户经理、或者投顾,在一年里就能成为一个个“专家”?

中国所有做金融的人都想帮别人管钱,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我们公司就不想管钱。

因为管钱是一个很主观的判断和意识,他买什么,是基于他“认为”某个东西好、某个东西能掌握,大家感觉,王亚伟和买菜的老太太作出判断用的能量和知识似乎差不多,总认为没门槛、谁都能干。

最常见的,很多投资者在网上,经常会骂基金经理,你还不如我。这个是中国金融界最奇葩的事。

没有一个人说自己能给自己做一个过桥手术、心脏开口,但是培养一个医生和培养一个基金经理用的时间差不多啊,但大家就觉得金融行业特别简单。以前是散户有这个想法,现在是想把一线投顾打造成资产配置专家的券商和私行有这个想法,把一线的人变成专家没什么意义、根本做不到。

资管行业的未来:“固收+”可能的退场与“信仰式”财富管理的结束

21世纪:您提出的一个观点,认为当前火热的“固收+”未来可能不会流行,怎么理解?

石磊:“固收+”是个过渡性的产品,它是从原来纯刚兑、大家不接受任何波动,到现在大家逐步能接受一些波动的一个过渡形式。

但是它有短板。因为“固收+”就是固定收益为底,再加一个风险资产的波动,它的风险预算是由固收+风险资产,这样有一个安全垫去养风险资产的。

当你把大量的资金配置在一个很低利率的安全垫上的时候,特别是这个低利率环境不适合未来,比如说未来如果是高通胀的环境,两边的资产可能都会有崩溃。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固定收益一定是稳定和安全的,但是如果里面有雷怎么办?如果未来利率不断上涨怎么办?它其实会跌下来。

很多人把债券资产真的理解为固定收益了,这是错的。我们股灾的时候一个月债券资产跌了百分之十几,其实一点都不少,所以这是错的一个定位。

在这样的定位上再加一个风险资产,可能两个都错了。

在财富端、或者说投资者们把固收理解成固定收益,在资管端、或者说资产管理人认为固收其实是指债券。

Fix Income其实是美林发明的词儿,为了把债券卖给散户。70年代的美林,当时做零售比较多,就发明了一个叫固定收益的词,植入给了老百姓。但其实从来就没有过固定收益,这是完全是一个话术。

但久而久之,财富端大部分人就把债券和固定收益化成等号。

乔嘉:直白来说,如果你不冒险,以后可能就一点几个收益。冒险的话,可能收益会高一点,但高一点的收益也是波动的。

怎么冒险呢?就是你买有没有信用风险的东西,如果是有信用风险的,收益率会高一点,慢慢都会合理化。

现在一说固收,大家都是保本保息,然后拼利率。但以后不会有了,因为这个对国家和金融机构都是巨大的成本,没有道理,你一个政府平台拿了钱去做建设性投资,然后给老百姓交百分之七点几的利率,不可能,未来拿钱成本(利率)可能就一点几、最多二点几。

但如果只有一点几的收益,就算加了股票投资,它整体的收益率还是不会高,因为整个产品里面可能只有1%的资金能用来买股票,回报太少了。

石磊:在我们做固收的时候,固收类资产的性价比特别高。所谓的性价比就是你承担同等风险,获得的收益是特别高的。你别看债券当时好像普遍只有6%-7%的收益,但我们做出来的收益都是100%以上,穿越周期的。那个时候中国的固收资产的性价比非常高,但现在正好相反,你冒同等风险获得的收益就是一点几。

所以以这个为底的话,相当于把大量的钱都配置在一个风险收益比特别差的资产里。

我们把债券和其他资产对比来看,我们并不认为债券永远是低风险的。

这个跟环境紧密相关,现在中国的环境已经变了。

为什么大家都要投基金和股权?第一,因为2016年中国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之后,好企业发展得更好,投资好企业的股票、股权的ROE系统性提升了。因为我们的产能是紧张的,产能其实就是资本,资本的回报率系统性上升了。

第二,在2018年之后,我们经过金融供给侧改革之后,流动性收缩已经结束了,钱其实变得比较多了。未来债券的收益就算高了,也不一定跑得过通货膨胀。

这两个方面都是有利于股权的。

债券是企业杠杆高、错配严重、急需钱续命的时候,他可能要借“高利贷”,这个时候做债券赚的就比较多,也就是2010-2012年的时候。

但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是好企业不缺钱、差企业你也不敢借,所以在债券市场上的反而大部分都是差企业。

所以你看到股票市场的公司和债券市场的公司是两种公司,在股票市场融资的公司在债券市场上不出现,就感觉不是一个中国。

所以整个中国大的经济环境在推动着固收类资产下行,至少5年、或者说10年、20年这么一个中长期的阶段。

直到等我我们又迎来一个产能过剩的周期,企业的杠杆率特别高、政府也很高杠杆,这个时候股票的回报率就会自然而然下降。就像2012年一样,那个时候大家都借很贵的资产,很贵的利率的钱,基本上企业就会灭亡,但做固收的成了最受益的人。

所以准确来说,我们认为“固收+”这种管理方式,未来会逐渐变成一个多策略的配置性产品,它包含了“固收+”。

未来的管理方式会变化。其实你只要看海外,“固收+”就是海外80年代末期兴起的叫做“保险组合投资”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直接造成了87年的股灾,因为它是一个类期权的投资,现在海外都没有“固收+”了。

“固收+”是海外传过来的一种多策略管理方法,其实是比较初级的。

21世纪:所以您如何评价现在很多资管机构主打“固收+”这样的一个赛道?甚至把“固收+”作为它们在资管行业突围的发力点?

石磊:可能未来会面临转型,实际上现在很多机构已经在转型了。虽然都叫“固收+”,但管理方法不一样。

“固收+”只是趋同于财富端,因为它好卖,老百姓觉得“固收+”就是一个比较踏实、上面有一点点弹性的投资产品。

但这只是老百姓认为的,真正怎么管这个产品,每家机构都不一样,而且不少做“固收+”产品的机构已经开始转型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等等,都有。

比如说某头部公募基金,他们做“固收+”的部门叫多资产配置部,现在就是在往FOF 3.0转型。我们称之为多策略资管工厂。

FOF 1.0就是明星基金经理拼盘、蹭流量,但是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效果不好;然后FOF 2.0就是有一个做配置的人,自上而下去配置一些不同资产,一般都是自上而下宏观的角度去配置,比如某头部券商的投顾系统,这个已经高级了;FOF 3.0就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互结合,工业化的把策略封装为模块,按财富管理需要装配模块,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做的多策略资管工厂。

自下而上,就是我们从每一个收益来源观察这个地方没有机会,每一个公司是不是在变好,这个行业是不是有起色。自上而下就更多涉及宏观策略方面。

这个过程中要处理的信息会更长、更复杂,需要大家的沟通也更多,因为很多知识都是在每个研究员身上。我们需要有一个系统,让这些很优秀、甚至有点高冷的人一起合作,这是我们的目标。

21世纪:你们服务了这么多银行理财子公司,现在这个行业倾向于怎样的投资模式?你们认为怎样的公司能做好多策略资产配置?

石磊:其实都想往多策略的配置去做,但都觉得这个难,而且要打破他们自己现有的管理体系。

我个人觉得理财子公司这边,最后只能是大量的被征服者,多数理财子公司其实转型转不过来的。

最终客户会作出选择,理财子始终会被财富端的客户和自己的投资业绩影响。我觉得大家不会都向着一条路发展,它应该是五花八门,按照各立山头、寻找自己投资路径的模式发展,但最后肯定有人会受到挫折。

做好、做对多策略资产配置这块,首先是难的;第二它是一个投资,永远都能配置,没有常胜将军,比如最近有些观点认为,达里奥最近的资产配置也是错的,因为业绩表现不乐观。

为什么黑石可以变成全球最大的资管公司?一个没有观点的公司可以管9万亿美金,而那些有观点的、主动性的公司其实一直到几千亿的规模就上不去了?

因为黑石不是靠自己判断对错,它其实是研究透了怎么样获客,客户为什么老用我的产品?而且他把作出投资决策的权利更多地放给了客户。

乔嘉:其实您刚才表达了贯穿中国资管行业的一个问题——替别人管钱,替人家去投资,这不是金融服务的全部。

整个金融行业中,其实应该只有资产管理一个细分行业是替人家管钱的,整个金融服务应该是“帮”人家管钱、而不是“替”人家管钱。比如你去交易所交易,交易所提供服务,这就是“帮”,这也是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行业可能有95%的内容,应该是帮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5%的内容是资产管理,替你做决定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总是在5%的这一行内卷。现在很多人都想管钱,资管的思维,但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95%的金融服务内容并不是代替人家做决定。所以我们自己才会做一套系统,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给机构和个人去使用,提高他们的效率。

21世纪:现在很多券商资管做财富管理都朝着公募化发展,您觉得未来的资管行业或者说财富管理行业,应该是什么样的?

乔嘉:公募基金从出生开始就是被强监管和强规范的一个品种,其他的资管都是野蛮生长起来然后去规范。

这就意味着其他的孩子都要跟这个孩子一样,在一个标准相当的状态下去生长,要按规范去规范它,所谓的所有产品都公募基金化。这其实是政策指引的角度,从监管制度上去规范,至于它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是要各显神通,只是说现在给到的基础不一样。

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是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读懂金融产品、阅读之后能够快速形成自我判断。

我们希望每一个人读者可以自己去判断、对自己做出的判断负责任,这个才是未来财富管理应该有的颜色——就是用户,你可以选择找谁来管理某一类产品,但是你不能把钱全权交给谁,让别人在黑箱子里面给你操作,这个是信仰式的委托,是不对的。

财富管理应该是差别化的、理性的,用户要自主决定投资什么,我们给他们提供快速识别底层资产、以及评价资产的信息。

就像买房子,一直是我们自己决定要不要买、在哪里买,而不是把钱交给谁,让别人买套房子回来,5年后再抛掉赚一倍。

买房子这么重要的资金我们都要自主决策,财富管理这么多资产怎么能全权委托。

所以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真正参与到财富管理中去,而不是被财富管理。

石磊:在金融里面信仰式的投资特别多。

比如我们大多数人去买车,其实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车子怎么造的,但是我们有很充分的工具,有一大堆的测评、比较软件、文章,去帮助你选车。

但是现在金融行业里面没有这种工具,大家都是靠信仰去买金融产品,过去是信仰牌照和股东,现在是信仰历史业绩,而这些已经被证明不靠谱了。

所以我们要生产测评工具,帮助你在自己认知的维度下,去选择资产。

21世纪:帮人管钱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生意,听起来你们是在动别人的奶酪?

乔嘉:你说我们影响了存量资管机构部分人的利益,也对。因为我们给到大家一个更快速识别清楚资产的工具,然后某一些劣币就被淘汰掉了。

举个例子,我们有个客户,是私行大客户,他借助我们的工具后,对很多资产有了更主动的认知,他现在就能对银行私行的客户经理指点江山了,他就能指导客户经理,怎么去分析、判断一个资产。

所以从实践上来说,是能够做到的,尤其是很多财富管理机构主打高净值人群,那高净值人群的学习能力足以做到用我们的工具、对不同资产有更清晰的认知。

你看现在很多资管机构说转型,但其实都是表面转型,实际上没有转型,他们推一个产品还在用“明星基金经理”的方式推。比如有销售卖基金,还在说这个基金经理去年挣钱效应多好,但我们的用户就会直接怼:去年第一,今年还第一啊?去年的业绩和今年的有啥必然逻辑联系么?

买一个基金经理的基金,你要知道这个人什么风格、业绩收益来源是什么、他的风险点是什么、是抱团还是不抱团等等。我们的用户就能直接问出这4个问题,那你一个销售如果回答不出来,不好意思,你就该被淘汰。

我们的银行客户,大家公认走得比较快、愿意尝试新东西,它们自己本身一些体系和金融科技都挺先进,然后发现了我们,觉得我们不错,就一起合作。

那另外有的机构呢,他们想的不是创新、不是变革,而是转到其他地方去寻找增长。比如有些银行,他们的aum增长现在就下沉到乡村里,因为他们觉得在城里的市场他们抢不过。

但这个治标不治本,最核心的是你整个体系还有一些落后的地方,比如第一,销售理念落后、不知道怎么说服别人;其次,业绩落后。

你在一个充分净值化、竞争的领域,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稳定的理论背景、稳定的框架,业绩也不好、话术也不对,就很难持续把规模做大。

(作者:王媛媛 编辑:朱益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