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中概股 - 正文

元宇宙,互联网巨头的“诺亚方舟”?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元宇宙”风潮来袭,一级二级市场再度爆炒VR/AR、区块链、沙盒游戏等标的,代表未来的“元宇宙”俨然已经成为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布局的下一个“战场”。

(原标题:元宇宙,互联网巨头的“诺亚方舟”?)

8月29日,国内规模最大的VR独角兽Pico发布全员信,称已被字节跳动收购。据此前市场传言,该笔收购对价或高达90亿人民币,是今年国内VR赛道最大一笔收购案,腾讯也曾是竞购方之一。

沉寂了几年的VR,突然又成了科技圈最火热的赛道之一,被PE/VC与互联网巨头们争相追逐,是因为穿上了“元宇宙”概念的新外衣。近期资本市场热捧的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能否见到其颠覆互联网的那天?

元宇宙是什么?

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元宇宙是“一个集体虚拟共享空间,由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和物理持久的虚拟空间融合而创造,包括所有虚拟世界(VR)、增强现实(AR)和互联网的总和。”

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中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只要带上耳机和目镜,找到一个终端,就可以通过连接进入由计算机模拟的另一个三维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中拥有自己的分身。”这个虚拟空间,便是“元宇宙”。

从字面上看,元宇宙Metaverse,由“meta(超越)”和“universe(宇宙)”两部分组成,意为“超越我们现在的宇宙”,有时被用于描述互联网的未来迭代。

以上列举了几种描述,但元宇宙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定义。这也是为什么投资圈戏称:聊元宇宙的会议,一半以上时间在争论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关于实现元宇宙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技术,有人作了如下概括:为了搭建元宇宙,需要AI工具去生产内容;为了实现沉浸感,需要借助VR技术;而为了保障新世界中的身份、资产、社会关系,需要借助区块链技术,以建立公信力。

区块链方面,近期还有一个火热概念与元宇宙相关:NFT数字资产。

NFT指存储在区块链上非同质化的数据单位,也就是把数字内容“资产化”,使其在数字世界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要想让元宇宙脱离“游戏感”,数字内容的价值需要被承认,更需要在技术层面被加密保护。

在未来的元宇宙中,每个人应该有一个独特的身份标识与数字形象,不能轻易被他人模仿。近期,nba明星球员史蒂芬·库里,就用55个以太坊(约18万美元,合人民币116万元)买下了一个猿猴头像,数字资产的价值刷新了大众认知,引发市场热议。

中信证券认为,未来NFT市场规模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未来资产种类会更加丰富,更多艺术品、卡牌、NFT游戏、以及其他新的应用或将面世。技术层面预计也有较大提升空间,包括算力平台、云计算等。此外,未来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有望共同驱动NFT行业持续发展。

红杉、腾讯、字节跳动“下场”

2021年被市场称为“元宇宙元年”,PE/VC正在一级市场抢占所有能与之沾上边的项目。据IT桔子数据,在游戏颇为火热的2020年,全行业也只发生了191笔投融资,而截止2021年中,全行业投融资数量就已达到116笔,进一步提速。

据悉,红杉已将“数字娱乐行业”列为重点方向。而“牛市女皇”Cathie Wood列出的15个宏大而前景广阔的投资主题中,就包括了“Virtual Worlds(虚拟世界)”。


图片来源:网络

有投资人认为,元宇宙中的公司按照投资价值,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RctAI和超参数这样给虚拟世界的虚拟人提供底层AI能力的公司;第二类是游戏引擎公司,或者游戏编辑器;第三类就是2C互联网产品,比如虚拟社交平台。“国内具备这些能力的游戏公司很多,但互联网公司并不多。”

而在目前已有的产品中,最接近“元宇宙”的或许是沙盒游戏。

疫情笼罩的2020年,不能出门的人们只能把精神寄托在游戏中,于是《动森》、《我的世界》等自由度极高的沙盒游戏异军突起。在全球游戏市场112个不同的子类别中,沙盒游戏的市场份额接近7%,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坐拥内容的国内外互联网巨头,也正纷纷向元宇宙进军。不过,区别于“买现成”的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们似乎走上了另一条“买技术”的道路。

以字节跳动举例,其不仅在硬件部分,完成了对国内市场占比超50%的VR硬件商Pico的收购;还在今年4月份,斥资1亿元投资了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该手游研发商曾推出青少年创造和社交UGC平台《重启世界》,有望在元宇宙内容部分提供有力支持。

而腾讯也从2015年开始低调发展VR部门,2017年被传团队规模逾千人。马化腾更是在2020年的全年总结上,强调了VR/AR作为下一代全息互联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一年,腾讯投资的游戏公司Roblox已成功登陆美股,被市场称为“元宇宙第一股”、

8月21日,作为最早布局VR的大公司,Facebook已开始公测名为Horizon Workrooms的VR协作工具,为团队提供跨VR、网页端的虚拟空间,进行联系和协同工作。在虚拟会议室中,参与者可以选择站起来,走到白板前面记录,还可以做出举手、竖大拇指等动作。或许是目前进展最快的一家。

“改变世界”的机会,还是资本炒作的概念?

虽然各路资本都对于这个热度不断飙升的新概念趋之若鹜,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元宇宙”还处在非常早的萌芽期。

从投资角度来看,即使前景再光明,早期永远意味着高风险与重投入。例如,现在在VR领域掌握话语权的Facebook,早在七年前就花30亿美金收购了Oculus,后续持续重金投入,2021年预计业务亏损在54-64亿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49至413亿元)。

若需要真正达成“平行虚拟世界”的程度,还需等待VR/AR、3D、脑机接口等技术不断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只要硬件设备没有普及,相关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元宇宙概念就只能停留在像素游戏的初级阶段。这一过程至少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这波炒作或许也反映了资本的焦虑。“疫情后,我们熟悉的世界已经彻底改变了,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大家宁可去看更新的东西。”而在2021年所有热门话题中,元宇宙可能是最有革命性、最接近“改变世界”的那一个。

关于市场空间的展望,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Omniverse或者元宇宙会变成新经济,比我们目前的经济规模还要大。”根据这一预测,元宇宙的市场规模或许会超过84.7万亿美元,也就是目前全球一年的GDP。

从现象来看,“元宇宙”推高了资本对VR的认知,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这只是VR行业的又一次“自我救赎”。

对此,爱奇艺智能CEO熊文表示:“Killer App有时候是战术层面的突破,但是元宇宙其实是战略侧面的突破。VR是一个技术,VR加上元宇宙是一个业务。从估值的角度,你对一个技术估值,和对一个有了应用场景的技术来估值,逻辑是不一样的。”

无论如何,技术的不断发展正逐步让过去的“科幻”成为现实,无论是20年前经典的《黑客帝国》,还是近期大火的《失控玩家》,在影视作品中,人们对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未来的畅想从未停止。

而若“元宇宙”得以实现,人类造出了强人工智能,计算机拥有了“自我意识”,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