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业绩增长加速股价创新高 华荣股份大股东拟减持500万股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业绩增长加速股价创新高 华荣股份大股东拟减持500万股)

从2017年上市至今,华荣股份(603855.SH)一直处于业绩加速增长状态,该公司的股价也在8月底创出新高,恰在此时,该公司大股东计划减持500多万股。


股价大涨 大股东拟减持


9月1日下午,华荣股份发布公告表示,该公司大股东、董事林献忠先生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交易日之后的6个月时间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减持,合计减持不超过513万股,占其本人所持股份的25%,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52%。截至目前,林献忠共持有华荣股份2052股,占该公司总股本6.08%。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就在以上大股东、董事宣布减持股份的前两天,也就是8月30日,华荣股份的股价达到了自上市以来的历史高点——26.2元/股。从今年年初至9月1日收盘,该公司的股价上涨了59.46%,同期所属行业板块的涨幅为26.15%。


股价大涨的同时,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实现了大幅增长,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为11.96亿元,同比增长了35.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7亿元和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0.15%和41.7%;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9亿元,同比增长了582.07%。


华荣股份是国内领先的防爆电器、专业照明设备供应商,主营业务包括防爆电器、专业照明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配套、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以及全方位的防爆电器、专业照明整体解决方案。同时,该公司具备新能源EPC总包资质,承建各项新能源电站。


2020年,华荣股份有85.1%的收入来自专用设备制造业,10.5%的收入来自建筑安装;如果按产品划分,该公司有61.4%的收入来自厂用防爆产品,8.8%的收入来自矿用防爆产品,13.2%的收入来自专业照明产品,10.5%的收入来自建筑安装。


业绩加速增长  与核电国家队保持合作


2017年5月份,华荣股份上市,该公司业绩保持加速增长,从2017年至2020年,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26亿元、1.69亿元和2.38亿元,同期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12.75%、34.57%和40.71%。


资料显示,防爆电器主要应用于存在各类易燃易爆气体、粉尘、蒸汽等对生产经营和人员、财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场所。传统应用主要为石油、化工、天然气、煤炭等领域。近年来,防爆电器刚性需求不断释放,催生出更多新兴应用领域,如生物/制药、橡胶、建材、粮食仓储、白酒、核电等行业、轻工业、国防军工、船舶海洋工程、港口、码头、金属加工等领域对防爆电器的需求日益增多。


今年8月份,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了《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2021年9月起施行),该规定进一步夯实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监管执法工作。随着《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白酒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关于促进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行业安全与规范趋严,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和用户对安全意识的加强,防爆电器行业市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


2021年4月,由华荣股份与中核联合研发的核级照明产品通过核岛厂房耐辐照及抗震专业级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大型核电企业展开业务合作。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鉴于单个核岛反应堆在核级照明等产品的需求通常可达千万以上,如华荣股份为霞浦核电单项目供货即超2000万元,预计核电照明领域市场需求将成为该公司新的业务增长极。此外,该公司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生产基地已于2021年3月完成一期建造并投运,产能为年产30万套设备,目前,生产基地二期建造正在进行中,扩产推进将助力业绩成长。


另外,华荣股份自行设计开发的安工智能管理系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适用于油气、化工、军工、海工、制药等易燃易爆环境下的智能化管理。目前,该系统已在镇海炼化、上海石化、神华宁煤等十余家客户落地,未来有望在业内得到加速推广。安工智能系统为该公司防爆电器国际市场拓展之外的另一大核心战略,伴随着该系统项目不断落地,华荣股份有望从单一的产品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


今年上半年,华荣股份的研发投入48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11%,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4.02%。截至目前,该公司研发人员239人,专业学科领域涉及电器、机械、自动化控制、化学腐蚀、计算机、通讯、机械工艺、铸造、测量、照明等,其中多名技术骨干还参与了国内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另外,该公司在防爆电器、专业照明领域取得了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在内的500多项国家专利。


(责任编辑  张丽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