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中美须全力避免数字经济脱钩,建议彼此明确国家安全“红线”、保持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旭田 缴翼飞 北京报道 8月31日,在世界5G大会“全球5G科技合作论坛”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Stephen A.Orlins(史蒂夫·欧伦斯)表示,当前中美之间出台了很多可能会分裂数字经济的措施,包括对跨国公司的限制、泛化国家安全定义、限制数据正常流动、限制技术供应等,中美必须全力避免两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出现脱钩。
他建议中美成立联合工作组,负责讨论阐明和沟通国家安全的定义,了解彼此的“红线”,双方联合开展数据分类,制定基于数据分类的数据流动规则,允许中国互联网公司继续进入美国市场,区分承载国家安全的芯片和民用芯片,维护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
论坛上,史蒂夫·欧伦斯指出,中美两国有众多的重叠的长期目标,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方面,这包括:建设和维护全球互联网,支持开放全球技术供应链,以信任为基础保证数据的自由流动,为科技公司和企业家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允许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经营和创新。
然而,他指出,近年来,中美出台的很多政策可能会加速数字经济的分裂,这些政策包括:加强对跨国公司的限制,泛化国家安全定义,限制技术供应,限制数据正常流动,过度的数据本地化原则,不明确的数据分类及隐私规则等。
“这些分裂的政策可能会最终导致中美在数字经济领域脱钩,从而对企业、消费者和创新企业都起到负面的作用。中美双方必须全力避免出现这种结果。”
史蒂夫·欧伦斯指出,近年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委员会等部门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双边对话,中美双方确定了若干可能的合作领域。
比如,明确区分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技术、基础设施、数据和供应链,他建议,中美双方应成立联合工作组,负责讨论阐明和沟通关于国家安全的定义,并且了解彼此的“红线”。
他认为,中美可在数据本地化上制定明确的规则,中美双方应考虑联合开展数据类型分类,制定基于数据分类的有关数据流动的规则,明确关键基础设施的构成,取消全面数据本地化的要求。
史蒂夫·欧伦斯指出,中美还必须认识到,全球半导体价值链的重要性,避免脱钩政策,例如将国内企业列入白名单、出于国家安全的担忧而限制广泛类别的半导体技术的出口,这正在破坏脆弱的半导体全球供应链。
他认为,中美需要区分承载国家安全的芯片和民用芯片的不同,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维护全球半导体的供应链稳定。比如,在移动5G芯片方面,两国可以通过强有力的监督,防止“两用芯片”被用于不正当途径,而不是完全脱钩。
(作者:夏旭田,缴翼飞 编辑:钟映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