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银理财董事长马曙光:300多只净值型产品如何做到兑付无一“破净” 县域理财规模占比43%)
马曙光表示:“我们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运作稳健,目前发行的300多只净值型产品,没有一只跌破净值。”
8月8日,农银理财迎来开业两周年。
当日,农银理财董事长马曙光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介绍,开业两年以来,农银理财经营绩效保持向好,营业收入、净利润、ROA、ROE四项指标均位居国有理财子公司前列,管理的净值型产品规模突破1.5万亿元,在国有理财子公司中位居第二。
“面对资本市场风云变幻,农银理财以专业的投研能力,严格的风控体系,管理发行300余只净值型理财产品,到期兑付无一‘破净’,产品回撤较小。”马曙光表示。
与此同时,马曙光还披露了农银理财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落实国家重点产业投资、促进乡村振兴以及支持“碳中和”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近日,马曙光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详细揭示了农银理财净值型产品规模快速增长、产品净值保持稳健、促进县域客群增长等背后的故事。
马曙光。资料图
《21世纪》:农银理财开业两周年以来,公司目前发展情况如何,产品、投研能力、客户培育等方面,是否达到了预期?
马曙光:农银理财开业两年来,理财业务公司化、净值化的运作机制基本理顺,产品运作保持稳健,市场地位初步确立。
自成立以来,农银理财自主和受托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持续攀升,峰值超过2.2万亿元,位居同业“第一集团”;目前公司自主发行并管理的净值型产品1.5万亿元。虽然相比其他大行理财子公司成立较晚,但农银理财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净值型产品规模突破1.5万亿;其余预期收益型老产品,正配合母行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逐步整改。
我们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运作稳健,目前发行的300多只净值型产品,没有一只跌破净值(注:指到期兑付时的产品净值)。因此,我们这种稳健经营理念和产品业绩,在市场上赢得了比较好的口碑。公司成立以来,累计荣获“金贝奖”等各大评奖20余项,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知名度持续提高。
从客户接受程度来看,农银理财成立仅两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即突破了1.5万亿,可见从老产品转换到新产品,广大客户对我们还是认可的。总结下来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坚持稳健的投资理念。我们将风险管控作为公司经营的生命线,在从宏观环境到微观标的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投研体系指导下,我们尽可能准确地判断投资环境与市场大势,严格控制组合回撤,目前已兑付的产品没有“破净”现象,持续为广大居民创造正向财产性收入。二是持续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我们今年改版了农银理财微信公众号,跟踪市场热点,介绍理财知识,解读理财产品,关注人数超过49万,同时在农业银行各渠道刊登投资者教育相关推文42篇次,不断扩大理财知识宣传受众范围。
《21世纪》:300多只净值型产品兑付无一“破净”,农银理财是怎么做到的,与同业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
马曙光:银行理财产品相较于股票、基金而言波动较小,结合农银理财自身的情况来看,主要原因有四方面:
一是更加稳健的经营理念。在行业排名的市场压力下,公募基金在投资运作中更多追求相对回报,尤其是股票型基金,业绩波动往往较大;而银行理财起初作为存款的替代产品,一开始就更注重获得绝对收益,以稳健的投资运作吸引了众多客户,即使成立理财子公司、开展净值化运作之后依然如此。以农银理财为例,我们始终坚持“流动性优先、运作稳健、资产安全、收益可比”的运作理念,力争通过实现绝对收益,持续为客户创造正向财产性收入。
二是更为稳妥的投资模式。农银理财坚持“合规运作、审慎投资、灵活配置”的投资思路,在资产结构上力求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有效平衡;同时根据资产估值变化及时调整配置策略,确保产品收益运行在合意区间。比如说一只产品收益率达到或超过业绩比较基准一定幅度,我们就会视情况适当减配收益弹性较大的资产,尽可能锁定一部分收益。
三是不断提升的投资能力。农银理财深知专业扎实的投资能力是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我们通过持续完善研究支持体系,不断深化宏观与行业研究,积极拓宽各类标的研究,投资能力稳步提升。
四是差异化的投决机制。不同于基金公司在高管层投决高度授权下的投资经理负责制,理财子公司包括农银理财在内,在强化投研一体、加快打造投资经理队伍的同时,仍然注重发挥投决会的集体决策作用,在做好投资晨会、部门周会、月度策略会等常态化交流机制的基础上,公司高管层通过按时按需召开投资决策委员会,就重要投资事项集体讨论决策,对投资经理行为进行适当约束,以尽可能减少因投资经理情绪波动导致的市场误判。
《21世纪》:你刚提到了研究支持体系,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初,行业人士对于理财子公司的投研能力还是比较担忧的,农银理财目前情况怎么样?
马曙光:农银理财成立之后,专门成立了投资研究部牵头投资研究,投资、风控等部门作为配合,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战略与策略研究,组合与品种研究以及投资名单库管理的研究支持体系,基本覆盖宏观、市场、行业、标的以及第三方合作机构,对投资管理的支持不断加强。目前投研人员占比达到40%。
今年上半年,我们准确预判了利率下行趋势,在1月中旬加大信用债投资力度并适度拉长久期,提前储备了一批资产;同时大幅降低权益资产仓位,及时规避了春节后权益市场的持续回调,也使得我们面对二季度后期市场上行时更加从容。
但是,和目前市场上的基金、券商公司相比,我们的投研能力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突出表现在对权益、另类、衍生、跨境等多元化的市场研究能力不足,这些都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21世纪》:目前,农银理财的渠道布局是什么样的?在母行渠道方面,如何处理好与其他子公司资管产品的关系?
马曙光:按照农业银行对综合化经营子公司“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有效服务农业银行集团”的发展定位,现阶段农银理财重点深耕母行销售渠道,特别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大对县域客群的服务力度,持续加强集团战略协同。
为进一步丰富农银理财产品销售渠道,农银理财将优选风险管理水平较高、内控制度体系完善、销售行为规范、客户基础较好、信息系统可靠性强的机构,开展下一步代销合作,不断提升农银理财市场影响力。与此同时,目前农业银行也在计划引进一些其他理财子公司的产品。
随着理财相互代销时代的来临,理财产品面临的渠道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方面,理财产品将与基金、信托等产品进行竞争;另一方面,不同理财子公司之间的理财产品也将面临竞争。我们目前的策略是,在立足本行渠道全产品线布局的前提下,尽量在他行代销渠道上架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反之,若理财同业在农行渠道销售的是我们当前尚不具备的产品,或者其他公司的某种产品收益率相对比我们自己的高一点,母行引进过来也没有问题,因为我们相信,良性的市场竞争将促进农银理财持续加强产品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作为农业银行全资子公司,农银理财与母行的关系也不仅仅是产品代销的关系:一方面,农银理财将充分发挥好母行的分销渠道优势、客户资源优势、资产创设优势,努力在理财业务领域保持行业头部地位;另一方面将发挥好理财业务同时连接银行存款与金融市场两端的比较优势,通过运用理财投资工具拓宽母行资产业务供给,通过综合理财服务支持母行对客户的营销维护,从而与母行实现合作共赢。
《21世纪》:你刚说到农银理财要提升对县域客群的服务力度,农业银行一直是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农银理财如何在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作用?县域客户风险偏好一般都比较低,是否不利于产品净值化转型?
马曙光:农银理财作为农业银行集团第一大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积极响应、努力践行母行服务“三农”宗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局。
产品布局方面:一是服务专属客户理财投资需求,持续发行乡村振兴和惠农专属理财产品,为广大“三农”和县域客户提供规范有序的投资渠道和稳健收益的投资品种。二是充分满足“三农”和县域客户资金理财需求。除乡村振兴和惠农专属产品之外,农银理财各类常规产品销售均已涵盖全行“三农”和县域客户。截至目前,县域理财规模接近9000亿元,占全部理财规模比例43%。三是提高专属理财产品服务“三农”和县域客户覆盖面。今年以来,我们重点推进专属理财产品销售范围拓展,由原有的惠农卡客户扩大到所有在县域开立账户的客户,进一步满足了县域客群的理财需求。
融资支持方面:一是在符合相关风险政策的前提下,积极进行相关债券和其他融资工具投资,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相关企业。二是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成立乡村振兴基金,其中农银理财认购37.5亿元,重点支持优质育种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农产品稳产保供企业和生猪规模养殖加工企业等。
“三农”和县域客户风险偏好比较低这是事实,但也是理财业务的发展洼地:首先,农银理财将与母行渠道部门密切配合,走进县域乡村,走进田间地头,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农银理财稳健投资、价值投资的经营理念,让客户正确认识净值型理财。其次,农银理财将与母行三农部门密切配合,制定乡村振兴系列理财产品的专门研发方案,力求使该系列产品更加贴合“三农”和县域客户的需求,让更广大的客户群体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21世纪》:发展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农银理财如何用金融活水促进国家区域发展和重点产业建设?
马曙光:支持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方面,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内的客户,农银理财持续提供债券投资、理财融资、产业基金等理财资金支持,有力支持了这些区域的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相关主体所发行债券的参与力度。公司开业以来,累计投资上述区城内主体债券共计1150笔,金额4115亿元;目前持有存量债券共计322笔,涉及130个相关主体,金额740亿元。二是为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客户开展理财融资及产业基金业务,公司开业以来,累计向上述区域内客户投放理财融资项目65个,投放理财融资金额336亿元。
支持重点产业建设方面,公司的理财投资既涵盖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等国家基础性行业,也包括能源、生物制药等高科技行业,以及生猪养殖在内的民生行业。公司开业以来,累计投资电力、基建、交运、能源等行业的主体债券203亿元,投资环保行业相关配股5800万元,持续为重点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21世纪》:据了解,农银理财ESG主题存续的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在行业居首,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马曙光:农银理财ESG主题产品借鉴国际资管行业的ESG投资理念,将社会责任纳入投资决策,重点投资于ESG表现良好企业的债权及股权类工具,覆盖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乡村振兴、扶贫等领域,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从绿色债券投资及ESG产品的发行情况上看,目前农银理财ESG主题产品共存续15期,规模177亿元,持有存量的绿色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共计49笔,金额139亿元。具体做法上:一是积极参与投资绿色金融债券,累计投资银行、租赁公司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74亿元,其中银行绿色金融债69亿元,租赁绿色金融债5亿元。二是为重点客户投放理财融资业务,资金用于企业绿化苗木及乡村水管管材等采购项目,有力支持了当地乡村振兴及碳中和事业。三是发行运作ESG系列含权益产品6期,规模39亿元。
未来,农银理财将在符合相关风险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加大对绿色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力度。同时,农银理财将持续推进ESG主题产品的研发工作,丰富“6+N”产品体系内涵,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
《21世纪》:资管新规过渡期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农银理财是如何开展新老产品对接的?
马曙光:为确保新老理财业务的平稳过渡,农业银行在成立农银理财时,对老产品选取了“委托经营”模式,即原资产管理部发行的老产品依法依规委托给农银理财运作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是,新老产品一体化管理,转型速度相对快一些。
具体来说,农银理财成立以来,积极落实资管新规和监管相关要求,稳步推进老产品向新产品的转型改造工作:一是通过对现有老产品合规改造并划转的方式,向农银理财新产品划转700亿元;二是通过推动老产品存量资产由新产品承接的方式,支持新产品资产规模4000亿元。
《21世纪》:你怎么看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宏观政策管理部门的一些政策手段,对农银理财的资产配置产生了哪些影响,下一阶段关注哪些方面的风险和机会?
马曙光:上半年,国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主要宏观指标均在合理区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但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行业、企业间的结构性分化问题客观存在,7月多项宏观数据的回落也印证了这一点。
对此,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具体而言,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强调提升政策效能,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支撑作用;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企业持续恢复;产业政策强调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坚持“房住不炒”、完善生育养育教育政策配套等。在经济复苏动能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后续的政策支持力度值得期待。
下一阶段,农银理财将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精神,加大乡村振兴、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社会民生等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配置,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上,农银理财将积极把握利率阶段性上行带来的债券配置机会,稳住固定收益投资的基本盘;同时基于中长期看好权益市场的基本判断,以委外投资为手段,适当布局权益市场,不断提升权益类资产创设和多元化的投资能力,持续丰富“6+N”产品体系供给。
(作者:李愿 编辑:马春园)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