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新股评论 - 正文

海和药物IPO:专利技术靠“外援” 实控人曾为问题产品站台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招股书显示,海和药物的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丁健在1992年至1994年在药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至今在药物所药理一室任职;2011年3月,海和药物成立的时间,丁健

(原标题:海和药物IPO:专利技术靠“外援” 实控人曾为问题产品站台)

7月20日,科创板上市委审议会议结果显示,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和药物)的上市申请暂缓审议,截至目前该公司IPO尚无新的进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绿谷集团疑似曾为海和药物实控人丁健代持股票,对此海和药物并未披露,而丁健曾为绿谷集团的“问题”产品“站台”。另外,海和药物研发投入不少,专利技术却要靠“外援”,该公司的社保缴纳人数也“对不上数”。

绿谷集团为实控人代持股票?

招股书显示,海和药物的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丁健在1992年至1994年在药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至今在药物所药理一室任职;2011年3月,海和药物成立的时间,丁健担任海和药物董事长并一直控制着这家公司的经营。

丁健并非一开始就拥有海和药物的股份,2011年3月海和药物诞生时,由药物所与张江科投共同出资,双方各占50%股份。药物所的全称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正是丁健长期供职并至今仍然担任要职的单位。

此后,绿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谷集团)于2016年7月受让药物所持有的海和药物股权,但在接盘2个月后,绿谷集团就将所持全部股份作价1元转让给了丁健。但是,绿谷集团从药物所收购海和药物股权对价是多少,海和药物并未做披露。

海和药物曾在《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第二轮问询函回复意见》中披露:“丁健当时亦担任绿谷制药的副董事长”。业内人士质疑,此前绿谷集团从药物所收购的海和药物股权,就是在为丁健代持。

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观察,绿谷集团和丁健关系复杂,丁健还曾为绿谷集团的问题产品“站台”。

公开信息显示,绿谷集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一直多有交集,药物所曾经对其持股15%。

公开资料还显示,绿谷集团以售卖保健品发家,2008年1月,中央电视台曾播出揭秘“绿谷”骗局的报道,报道称:“从1996年开始,绿谷集团先后推出了三代所谓的抗癌产品,分别是中华灵芝宝、双灵固本散和绿谷灵芝宝。绿谷集团10余年不断变换名称虚假宣传,且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发布产品广告,成为近十年来全国最典型的系列虚假广告宣传案之一。”

另据媒体报道,至2006年年底,绿谷集团另一款“双灵固本散”被列入国家级《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次数高达800多次,创下国内药品违法广告之最。

丁健担任要职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还曾为丁健担任副董事长的绿谷集团虚假宣传“背书”。经药监部门查实,在宣传绿谷灵芝宝时,广告中曾提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通过体外实验证实,绿谷灵芝宝对人体实体瘤和白血病、淋巴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研发投入不少 专利技术却靠“外援”

招股书显示,从2018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期),海和药物在连续亏损,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28亿元、-2.93亿元和-7.090万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55亿元。

目前,海和药物仍然没有一个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没有一个产品有销售收入。该公司的解释是,新药研发需要大量持续的研发投入,由此导致公司亏损并存在大额累计未弥补亏损。

报告期内,海和药物研发费用分别为1.07亿元、3.03亿元和4.82亿元,而目前在海和药物已进入临床II、III期的4项在研产品管线中,海和药物本身并未参与ON101相关专利的发明工作,不持有ON101的相关专利。ON101是海和药物与台湾合一生技集团合作的一个抗肿瘤项目。

另外,RMX3001、德立替尼(AL3810)相关专利也是经过授权许可,且未来并不持有RMX3001的上市许可证书,AL3810相关化合物专利由药物所等单位完成发明工作并申请,经多次授权后许可给海和药物;谷美替尼(SCC244)项目系由药物所独立完成化合物专利发明工作,海和药物通过专利权变更成为专利权人。

自成立以来,海和药物共有19个研发项目,除HH3806项目外,均为授权引进或合作研发。也就是说,海和药物基本没有自己研发的专利,大多都是靠外包,或者直接买过来的。

对此,海和药物在其风险提示中表示,公司目前尚未有产品实现上市销售,公司无法保证未来针对拟上市药品的市场策略有效并符合市场实际需求。若公司在研药品获批上市后未能取得医生、患者、医院或医学领域其他各方的认可,将给公司成功实现商业化并获得经济效益造成不利影响。

社保缴纳人数“对不上数”

海和药物在招股书中披露的社保缴纳人数与企信网公示数据存在差异。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海和药物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2家分公司,分别为诺迈西、江苏海和、泰州海和、杭州若迈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若迈幸)、NUOMAIXI BIOPHARMA(HK)LIMITED(香港诺迈西)、HAIHE BIOPHARMA USA LLC(美国海和)、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分公司)、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分公司)。

其中,江苏海和、香港诺迈西成立于2020年;泰州海和的收购日期为2020年9月;美国海和成立于2019年12月,并于当年被纳入海和药物合并财务报表;诺迈西和若迈幸于2018年被纳入海和药物合并财务报表。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海和药物分别有115名、91名、126名员工缴纳了社会保险。而企信网公示,海和药物(母公司)在2017年至2019年社保缴纳人数分别为93人、90人、1226人;诺迈西和若迈幸在2018年至2019年期间,社保缴纳人数均为0人。

由此可见,海和药物招股书披露的2017年、2018年社保缴纳人数分别比企信网数据多22人、1人;但2019年的社保缴纳人数却比企信网数据少了1100人。

《电鳗快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