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窥业绩】双轮驱动之下,杉杉股份净利爆增6.6倍!)
8月9日,杉杉股份(600884.SH)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9.47亿元,同比增长209.82%;实现归属净利润约7.6亿元,同比增长659.15%;实现扣非净利润约7.24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杉杉股份半年度成绩喜人,同比实现大幅增长。然而,二级市场表现不佳。盘面上,杉杉股份开盘大跳水,盘中股价在29.6元震荡,收盘微跌报收29.56元/股。
通过杉杉股份近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可以发现,公司的业绩并非一直都保持增长态势。
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19亿元,同比下降52.97%;扣非净利润为1.62亿元,同比下降46.60%。杉杉股份解释称系报告期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绩同比下降导致,其中正极业务产品售价大幅下降导致毛利率下滑。
该报告期内正极公司杉杉能源实现营收19.11亿元,同比下降21.49%,主要是由于上游原材料四氧化三钴和三元前驱体价格下滑的影响,正极公司产品均价同比下降了22%。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0亿元,同比下降27.71%;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下降54.30%;扣非净利润亏损0.27亿元,同比下降116.83%。杉杉股份归因于锂电材料业务及服装业务经营业绩同比下降所致。
其中,疫情影响之下公司服装业务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高达0.49亿元,同比下降达871.58%。与此同时,报告期内杉杉股份宣布转让服装公司杉杉品牌48.1%股权,转让后,公司对杉杉品牌公司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9.37%,杉杉品牌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及净利则双双创下了新高。
公司在报告中指出,锂电材料业务实现归属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327.91%;偏光片业务并表带来较大业绩贡献,报告期内实现归属净利润5.15亿元。
此外,公司对储能、充电桩、锂离子电容和新能源整车设计与研发等非核心业务进行架构精简,相继采取停止新增投入、收缩业务规模等措施。报告期内,公司亦向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BASF)转让其正极公司杉杉能源19.64%的股权。
资料显示,杉杉股份于2021年2月1日完成LCD偏光片我国内地的业务交割及并表后,全力聚焦锂电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业务。
杉杉股份迎来业绩“大丰收”,主要得益于锂电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业务共同发力。
在下游电池客户需求持续旺盛带动下,杉杉股份锂电材料业务上半年总出货量达6.4万吨,同比增长74.41%。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74亿元,同比增长87.34%;归属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327.91%。
在锂电材料方面,公司主要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负极业务于本半年度的表现堪称亮眼。
尤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高度景气的背景下,公司负极业务实现出货量4.16万吨,同比增长107.7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6亿元,同比增长72.71%,并凭借性能领先的高容量快充材料,期内海外客户出货量同比增长131%。
值得关注的是,硅基负极产品已批量应用于3C领域,且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进入全球知名电动工具企业的供应链实现批量供货,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已经通过主流车企的多轮评测,未来将实现批量应用。
上半年,小动力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正极材料出货量上升,正极材料实现出货量16,722吨,同比增长84.98%。期内,正极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长105.35%。
此外,为推进公司正极材料业务海外市场开拓及客户结构优化,公司与BASF达成合资合作,向BASF转让正极业务子公司杉杉能源19.6438%的股权,股权转让事项还在推进中。
从电解液业务来看,上半年公司六氟磷酸锂产线已达产,且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以及公司自备部分六氟磷酸锂产能,业绩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上文提及,今年2月份公司顺利完成了LCD偏光片我国内地的业务交割及并表,一举成为偏光片的行业龙头。
而且在业务上,此次所收购的标的资产与全球领先的LCD面板制造商京东方、LGDisplay、华星光电、咸阳彩虹光电、夏普、及群创光电等均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
在此背景下,公司新增的偏光片业务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2021年2-6月,杉金光电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5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5.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公司南京工厂和广州工厂在维持满产稼动的同时,通过设备与工艺的改善持续推动产线提速,以持续扩大现有产线的产能,目前产能约1.3亿平方米。
以此同时,杉杉股份陆续启动了张家港、绵阳等地的新建产能项目,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
结语:
根据Omdia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我国内地TFT-LCD面板产能将超过全球的70%,但是偏光片本土化供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面对国内需求依然偏紧的格局,杉杉股份能否继续释放产能夺取“令牌”呢?值得持续关注!
文:虹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