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从科技将上会:研发投入递增,负债率下降,股权激励费用达13亿)
7月13日,上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从科技”)将在7月20日上会。据了解,和云从科技一同上会的还有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贝多财经发现,截至目前,“AI四小龙”中唯有云从科技走到了上会的阶段,而旷视科技也已经经历了首轮问询。相比之下,依图科技则选择了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而商汤科技仍在筹备阶段。
云从科技也在招股书中表示,人工智能行业一方面面临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的竞争,其中既包括核心算法技术实力的比拼,也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和行业解决方案的较量。
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海康威视等视觉设备厂商推进对产品进行人工智能赋能转型的挑战,该类厂商在硬件研发和供应链方面有着深厚积累,使得新兴人工智能企业需不断寻求差异化优势,整体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单就云从科技而言,其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据了解,其提交的招股书于2020年12月3日获得受理,或将有望成为“AI四小龙”首家上市的公司。
财务方面,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云从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83亿元、7.80亿元和7.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7.08亿元和-6.90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云从科技尚未实现盈利。根据招股书,截至2020年末,其合并口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4.35亿元,存在大额未弥补亏损。云从科技称,其将面临短期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存在持续扩大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未能实现盈利,但云从科技还是支付了大额的股权激励费用,也是致使其产生亏损的主要原因。招股书显示,云从科技在2019年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3.03亿元,并计入管理费用。
数据显示,云从科技2019年度的管理费用为14.67亿元,同比2018年飙升23倍。2020年度,部分被激励对象离职将其原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其他原有或新增被激励对象,云从科技确认股份支付费用6683.26万元。
整体来看,产生亏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持续的研发投入。在云从科技看来,人工智能行业需要结合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新技术和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方向,并在研发过程中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云从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48亿元、4.54亿元和5.78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61%、56.25%和76.59%。无论是金额还是研发费用率,都处于连续增长的状态。
云从科技称,其通过自主研发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形成了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及相关应用软件等核心产品,并结合自主研发的智能AIoT设备和第三方软硬件产品以及相关技术开发服务,向客户交付行业智能化升级解决方案。
按照产品类别划分,云从科技的收入主要分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两个板块。其中,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41%、23.48%和31.50%,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3.59%、76.52%和68.50%。
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收入,主要由第三方软硬件产品贡献。报告期内,第三方软硬件产品收入占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42%、57.71%和42.32%。
云从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第三方软硬件产品虽然属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对于解决方案的功能实现、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发挥重要作用,但出于谨慎性原则,该公司未将相关收入纳入核心技术收入。
报告期内,云从科技的核心技术收入分别为1.43亿元、4.21亿元和5.2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72%、53.94%和69.82%,由占比三成跃升至2020年的七成,整体呈上升趋势。
另一个向好的数据显示,云从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在逐步下降,由2018年的49.03%,下降至2019年的20.63%,以及2020年的18.12%。这也意味着,云从科技的负债情况大幅好转。
不过,云从科技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在报告期内均为负值,即分别为-2.71亿元、5.06亿元和-4.62亿元。云从科技称,主要是其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人员支出及采购金额相对于销售回款而言较大。
股权方面,云从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曦在云从科技控股股东常州云从任执行董事,持有常州云从99.88%的股权,并通过常州云从控制云从科技64.60%的表决权,为实际控制人。
成立至今,云从科技合计获得过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元禾原点、顺为资本、越秀产业基金、普华资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国盛、工商银行、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海尔金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