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中国孕婴童行业消费如何撑起万亿市场规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曹恩惠 2021-07-14 12:4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孕婴童行业消费如何撑起万亿市场规模?)

多胎生育需求即将释放的背景下,与孕婴童群体密切相关的消费类产品有望站到新的风口。

7月13日开幕的第21届CBME孕婴童产业峰会,主题定位为“新消费、新人群、新增长”,以反映如今中国孕婴童行业迎来的新变化和新机遇。

今年5月31日,国内孕婴童行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契机——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近些年来,我国生育政策多次调整,从2013年的“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再到今年“三孩政策”落地,多胎生育需求即将释放的背景下,与孕婴童群体密切相关的消费类产品有望站到新的风口。

“当前,我们孕婴童人群正在迅速叠加,随着‘后浪’消费观念和育儿观念升级,‘三孩政策’红利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推动下,中国这个产业迎来了黄金爆发期。”上海西虹桥商务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勇认为,挖掘“后浪”消费潜力,充分把握新一轮内需增长已经势在必行。

事实上,我国孕婴童行业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基数。今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人口最新数据,在人口总量达到约14.12亿人的情况下,我国0—14岁人口约为2.53亿人,占17.95%。值得一提的是,与2010年的数据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国务院参事、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产业峰会上指出,2.53亿0-14岁孩子的背后,是一个亿万级的大市场,“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社会,孩子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从一个家庭当中的消费比重上看,孩子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如何让这次‘三孩政策’见效,需要做好三件事;这次中央决定放开三胎,我是专门讲过,放开三胎最重要的在哪里呢?怎么样让政策见效呢?首先要解决从生育、养育再到教育这个环节。”

在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看来,这样一个市场正在凝结新的消费趋势。

“如果没有对新人群、新商品的变化有深刻的理解,只改变零售的场,很难从零售赛道跑出来。”卫哲表示,如今孕婴童行业一个很重要的新人群是“90后”甚至“95后”的新妈妈人群,“我们要看一下,‘90后’、‘95后’新妈妈人群和‘80后’、‘85后’有什么区别。如果有区别,那么才有机会诞生新品类、新品牌。”

事实上,新的人群正在决定新的消费趋势,这在孕婴童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根据天猫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领先全球;中国市场的电商占比从2019年的26.3%提升至32.7%。目前,天猫已成为品牌成长与创新的主阵地,购买用户数持续增长,2020年天猫母婴消费人群突破3亿,今年这一市场规模仍在持续不断增长。

同时,天猫的数据还反映,随着稳定增长的可支配收入推动消费持续升级,中国父母在母婴品类的支出稳定攀升,2015年-2020年,中国母婴品类人均零售额增长30.3%。同时,“90后”父母已成为消费主力。

天猫母婴亲子总经理立飒在产业峰会上指出,从天猫整个上半年的母婴销售情况来看,趋势、时令品类增速较大,同比分别增长超过25%、20%。新品类大量涌现,出现早产儿尿裤、儿童趴睡枕、智能学习灯光一体机、儿童仿真医学玩具等超过30个新品类。

“具体来讲,专业、细分、高价值的品类以及时令品类有比较好的表现。”立飒表示,特别是在高价值品类方面,新生代父母对高价值品类很感兴趣,例如高级积木、高达、吸奶器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述新的消费趋势,也让天猫母婴亲子在今年下半年确立了工作方向:进一步地在人群增长方面,将结构升级的信息输送给商家,同时在货品供给、营销方式、服务体验方面进行升级。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