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浩瀚深度新三板谋求转板科创板IPO 业务过于依赖中国移动或存风险)
近日,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浩瀚深度”)冲刺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本次拟募资4亿元。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浩瀚深度自设立以来始终聚焦于互联网流量的智能化管控和数据应用领域,通过持续研发而掌握了以DPI技术(即深度包检测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公司自称在海量数据获取、高速数据处理和深度信息挖掘等方面拥有超过20年的实务积累和技术沉淀。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3.01亿元、3.55亿元、3.67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535.59万元、3,597.83万元、5,336.22万元。
发行人拟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根据《关于发行人预计市值的分析报告》,发行人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3,395.73万元,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5,174.85万元,两年累计为8,570.58万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6,680.49万元。
发行人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浩瀚深度是一家新三板公司,2015年10月9日挂牌新三板,目前仍在挂牌中。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截至报告期末,发行人共有158名股东,其中自然人股东141名,机构股东17名,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张跃、雷振明。张跃、雷振明合计直接持有公司48.8017%的股份。
资本邦注意到,浩瀚深度业绩比较依赖中国移动,报告期内,中国移动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公司每年对其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5,924.72万元、26,954.24万元以及32,227.53万元,占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19%、75.92%和87.91%。公司对中国移动的销售占比较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其也坦言,经过双方多年的良好合作,公司与中国移动已经形成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如果中国移动经营状况发生明显恶化或与公司的业务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公司又不能及时化解相关风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确实过于依赖中国移动,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可以说,浩瀚深度业绩受中国移动影响较大,以公司2016年业绩来说,公司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2.24亿元,同比下降了13.68%;净利润为-3,962.71万元,2015年同期为2,970.35万元,同比下降233.41%。
对此,浩瀚深度在当年年报中解释,公司有8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
2016年,中国移动根据管理需要,在项目验收的流程中增加了接入4A审计(4A是登录设备的途径统一从局方4A平台跳转登录,并有登录日志,对登录是否合法作统计分析。),导致公司项目验收流程加长,而公司收入确认原则是取得项目验收文件后确认收入,所以出现了2016年签单增长而收入减少的情况。
截止2016年底公司已签单未确认收入的合同金额在2亿元以上,与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同时也造成了公司存货金额的大幅增加。
自2015年起,公司为了在集采招标中取得更多的订单,采用了低价竞争策略。该策略在有效提高了公司市场占有率,使公司签单额持续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两个负面效应,一是拉低公司整体毛利水平,另一方面是公司现有的项目施工能力无法完全满足新增项目的施工需要,使得项目周期相应拉长,影响了收入的实现。
不知,过于依赖中国移动,后面公司是否会再因为中国移动收入确认等出现亏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