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从仿制到创新 新冠疫苗开售 复星医药今年的业绩稳了!

来源:电鳗快报 作者:李炳瑶 2021-06-21 09:2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年来,复星医药在国际上的合作也取得了进展并为该公司贡献了业绩。

(原标题:从仿制到创新 新冠疫苗开售 复星医药今年的业绩稳了!)

《电鳗快报》文 / 李炳瑶

复星医药(600196.SH)的一款新药获准开展临床试验,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大增,新冠疫苗销售在即,该公司今年的业绩值得期待。

研发投入不减 从仿制向创新转变

6月15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复创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复创医药)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同意其研制的FCN-098胶囊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治疗开展临床试验的批准。复创医药拟于条件具备后于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下同)开展该新药的I期临床试验。该新药为该集团(即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单位,下同)自主研发的二代TRK小分子抑制剂,拟主要用于治疗NTRK基因变异的晚期实体瘤。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该公告日,全球范围内尚无二代TRK小分子抑制剂产品获批上市。截至2021年5月,复星医药现阶段针对该新药累计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1716万元(未经审计)。

近年来,随着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等政策的实施,作为老牌药企的复星医药正实现从仿制到创新的转型。该公司已经有几个品种获批上市并已放量销售,比如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新增生产规模(2000L)获批后快速放量,202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在新患者的使用比例中超过50%。另外,去年8月开始销售的新产品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均实现收入约1.4亿元。

《电鳗快报》了解到,2020年全年,复星医药的研发费用为27.95亿元,同比增长了36.9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21%,药物业务研发投入总额占制药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6.77%。

近年来,复星医药在国际上的合作也取得了进展并为该公司贡献了业绩。2020年10月,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创医药与礼来(Lilly)达成协议,将自主研发的BCL-2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在中国以外其他区域内独家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许可予授予礼来,礼来将向复星医药支付至多4.4亿美元的许可费,并根据销售额情况按4%-8%不等的比例支付销售提成。

更引人注目的是复星医药与的德国公司BioNTech合作的mRNA新冠疫苗。据该公司管理层透露,8月份整个mRNA新冠疫苗产业线能够建成并开始正常生产。

复星医药此前发布的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与BioNTech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以实现mRNA新冠疫苗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及商业化。根据双方签订的《许可协议》,复星医药产业应提供年产能可达10亿剂mRNA新冠核酸疫苗的生产设施。

新冠疫苗销售在即 未来业绩可期

复星医药在年报中披露,公司策略性布局医药健康产业链,立足中国本土并拓展全球化业务,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涵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2020年,复星医药有来自72.19%的收入来自制药,有17.21%的收入来自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有10.47%的收入来自医疗服务。从2017年至2020年,复星医药实现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3.46亿元、20.9亿元、22.34亿元和27.18亿元,同期增速分别为12.1%、-10.92%、6.9%和21.65%。

2021年第一季度,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了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47亿元和6.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6.78%和50.76%。

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再加上未来新冠疫苗的销售,复星医药未来的业绩值得期待,BioNTech承诺2021年向中国大陆供应不少于1亿剂疫苗。

按照复星医药和BioNTech在2020年12月签订的《许可协议》和《供货协议》,在合资公司实现本地化生产和商业化之前,BioNTech以成品供货的部分,复星医药产业和BioNTech按65%、35%比例分享毛利;BioNTech以大包装制剂供货的部分,复星医药产业和BioNTech按60%、40%比例分享毛利。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辉瑞/Binotech新冠疫苗确认收入34.62亿美元,截至5月初,该公司共分发4.3亿剂新冠疫苗至91个国家,预计2021年能生产25亿剂,2022年能生产至少30亿剂,机构投资者预计随着复星新冠疫苗有望于近期获批上市,短期内有望给复星医药带来巨额利润弹性。

《电鳗快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