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猪价逼近16元成本线!牧原股份直言“做好迎接行业冬天准备”,秦英林财富缩水超700亿)
不到1500字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牧原股份12次提及“成本”,可见其重要性……
5月24日,这家总市值一度逼近5000亿元的行业龙头盘中跌停,至此公司总市值已回落至3340亿元左右。
其背后,就是猪价不断回落开始逼近公司成本线,未来将直面亏损的风险。
国家统计局网站24日公布2021年5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其中生猪(外三元)当期价格已经回落至18.5元/公斤,较上旬下降8%,为此次公布的50种重要生产资料中降幅最大的商品。
再来看牧原股份的成本。
按照公司5月20日股东大会给出的数据,“公司一季度商品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6元/kg左右,与2018、2019 年具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非瘟防控投入提升、养殖成绩与效率下降。”
换言之,18.5元/公斤的生猪价格已经十分接近牧原股份一季度的养殖成本,若猪价进一步回落,牧原股份将直面亏损。
需要指出的是,就综合成本而言,由于牧原股份为行业内少有的“自繁自养”类企业,其成本水平要还要明显低于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和新希望等其他同业企业。
按照当前的生猪价格来看,其他大规模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企业早已陷入亏损。
所以,在猪价下跌的过程中,包括牧原股份在内的企业会更加关注成本。而按照公司的计划,“今年公司的核心工作在于高质量发展,即做好成本管理,我们内部希望通过生产指标、人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来实现成本的下降。2021年全年度成本目标在14元/kg以下。”
不过,就中长期价格走势来看,猪价的下跌显然还未结束。
按照牧原股份的预计,虽然未来价格可能有季节性反弹,但生猪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预计生猪行业在2022年或2023年将到达底部。
对此该公司更是直言,“从自身来看,公司需要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做好迎接行业冬天来临的准备。”
整体来看,猪价下跌周期中,牧原股份今年经营压力开始显现,同时在2020年利润极高基数的背景下,全年盈利难以继续实现增长。
今年4月,该公司生猪销售均价为21.11元/公斤,但是若从上述统计局数据来看,6月初披露的5月份销售数据中,牧原股份销售均价仍将继续回落。
在成本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猪价每公斤下跌一元,牧原股份的单位利润就减少一元。
虽然公司今年前4月生猪销量同比明显增长,现有产能也足以支撑公司完成全年出栏目标,但是却难以弥补猪价下跌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冲击。
甚至,当猪价跌破14元至16元/公斤成本线,主营业务出现亏损时,不排除牧原股份自发减量的可能。
上述行业景气度锐降背景下,牧原股份二级市场走势也已不复当年之勇。
5月24日,该公司盘中出现跌停。至收盘前15分钟,公司股价报于89.24元,下跌9.78%,公司总市值也从2月份的近4700亿元,回落至3350亿元附近。
因本轮“猪周期”而富,并一度跻身全国“十大富豪”的秦英林夫妇财富随之大幅缩水。按照二人持股比例计算,至24日其持股市值已较2月高点减少超过700亿元。
(作者:董鹏 编辑:朱益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