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户用光伏补贴达5亿超预期,产业链价格上涨恐打击下游积极性)
经过两个多月的意见征求,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的政策正式落地。
5月2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称,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最终的政策在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引导机制时,同样注重建立并网多元保障机制。这其中,较大的惊喜出现在今年保障性并网规模和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财政补贴预算。
“正式出台的政策,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信心。”一位资深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产业链价格上涨难止,短期打击了下游的积极性,但今年的政策从终端目标上确保了2021年全年强需求的定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国内光伏行业已经表现出了“淡季不淡”的迹象。但在下游需求旺盛之下,整体产业链价格上涨的势头却同样超出了行业预期。
“动力”十足,“阻力”却也不小。因此,有机构分析认为,二季度依然是产业链各环节是否开始渐入均衡的重要窗口期。
正式下发的《通知》显示,2021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拟并网的项目以存量项目为主。《通知》明确,今年保障性并网规模不低于90GW,主要为2020年底前已经核准且在核准有效期内的风电项目,和2019年、2020年平价风电光伏项目、竞价光伏项目。
“《通知》明确,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主要用于安排存量项目;存量项目无需参加竞争性配置,直接纳入各省(区、市)保障性并网项目范围。”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年内未能并网的存量项目,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统筹,直接纳入后续年度保障性并网范围。
国盛证券对此分析认为,对于存量项目而言,在今年并网可以不用参加竞争性配置,经济性有所保障,存量项目有望加速在今年完成并网,2021年全年需求确定性强。
事实上,在今年保障性并网项目规模公布后,业内对于今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又有了更进一步的预测。
此前,受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目标的影响,业内对于未来十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量的目标预测为每年不低于72GW。而2021年度的《通知》表明,今年新增装机量超过100GW或是大概率事件。
“如按0.03元/度的度电补贴考虑,2021年户用项目补贴指标的总规模将达16.7GW。叠加保障性并网的90GW,全年风光装机量总量有望达110GW 左右。”东北证券分析认为,按照风光4:6的比例考虑,全年光伏装机量冲击70GW。
中信证券则将预测目标定为不少于105GW。该机构预计,今年光伏、风电保障性并网项目装机规模或分别达50GW和40GW左右。“考虑另外约15GW户用光伏项目,以及其他市场化并网项目,预计光伏装机指引总量有望超过65GW,规模指引超市场预期。”
提升户用的补贴额度,是今年《通知》的另一大惊喜。
在《通知》公开征求意见期间,行业争论最多的是今年户用项目补贴的“盘子”到底有多大。根据此前的预测,2021年国内户用光伏项目补贴总额度约2亿元至3亿元,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超过10GW。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今年4月份就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拟定2021年纳入当年中央财政补贴规模的新建户用分布式光伏全发电量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03元,2022年起新建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抓住平价上网前的最后补贴年”已经成为下游户用光伏企业喊出“抢装”的一大口号。
正式发布的《通知》将今年户用补贴总额度定位5亿元,大大提高了业内预期。且结合每千瓦时0.03元的电价补贴,今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量或超过16GW。
正式下发的《通知》在政策端保证了今年光伏产业发展的动力。然而,短期因产业链价格涨势难止所带来的阻力,依旧成为导致落地装机量不及预期的最大变量。
5月1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的统计周期,国内单晶复投料最高报价已经达到20万元/吨,成交均价则为19.44万元/吨。
“硅料环节供不应求仍是价格上涨的本质因素,加之部分长单、散单比例调整,散单以相对高价成交,形成区间高价。”硅业分会分析称。
上游硅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迅速向下游传导。
5月20日,中环股份再度上调硅片价格。G1(158.75mm)报价4.7元/片,涨幅为10%;M6(166mm)报价4.85元/片,涨幅9.1%;G12(210mm)硅片报价7.77元/片,涨幅为7.5%。此前的5月14日,隆基股份同样上调了硅片报价。
在电池片环节,近期电池片企业持续抬升价格,并与下游议价博弈。而在备受关注的组件环节,根据行业机构PVInfoLink的监测,一周一个价已经是目前组件市场的常态。“本周325-335W/395-405W单晶组件均价上调到1.65元/W,355-365/430-440W 单晶组件均价维持在1.70元/W。大尺寸M10与G12组件均价调整到1.75元/W,使得终端的潜在需求受到一定影响。”PVInfoLink分析称,目前的组件市场同上下游博弈持续,一方面电池片价格持续传导上游涨价压力,另一方面终端议价态度仍未缓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下游企业正在加紧对产业链价格变动进行跟踪,并对项目建设周期进行调整。5月19日,晶科科技CEO金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有办法调控投资和EPC节奏,如果组件价格太高,对电站端的产业端收益率会有直接影响。
“今年的整体供应链情况,不是一个合理的商业水平。”晶科科技副总裁、CFO刘晓军认为,上游厂家的短暂涨价超出合理价格,晶科科技也在做预测和跟踪分析,对电站项目的建设周期做实时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机构们在进行行业分析时,同样忌惮极端价格情况的出现。“二季度依然是重要窗口期,需持续观察运营商招标情况以及各环节是否开始渐入均衡。”光大证券表示,在价格不出现极端情况的前提下,今年全球光伏装机环比逐季转好。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