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七大海外“债主”集体减持美债,私人投资者意外接盘抄底)
随着美债收益率趋涨,全球央行正悄然掀起减持美债新浪潮。
北京时间5月18日凌晨,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今年3月持有美债的前八大海外央行中有七家都在减持美债。其中,日本、中国、英国、爱尔兰、巴西、瑞士、比利时分别较2月份环比减持177亿美元、38亿美元、163亿美元、62亿美元、35亿美元、30亿美元、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仅有排名第五的卢森堡小幅增持7亿美元。
“这种状况在以往不曾多见。”一位华尔街大型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究其原因,一是3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骤然快速上涨至年内高点1.77%(令美债价格加速下跌),迫使不少国家央行减持美债以规避估值损失;二是当时美债收益率飙涨触发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大幅升温,部分国家央行鉴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而适度减持美债。
此外,3月也是日本等国家的财年结束期,令这些国家大型资管机构出售美债资产以回流海外投资利润提振财报表现。
记者获悉,受制美元持续贬值,不少国家央行仍在有步骤地对冲美债资产持仓风险以缓解外汇储备估值损失。截至5月18日,美元指数一度跌破90整数关口,再度逼近年内低点89.63。
上述华尔街大型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指出,若海外央行延续逐步减持美债的策略,无形间给美联储带来更大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压力,即美联储不得不继续认购更多美债以确保美国巨额美债发行。
令市场颇感意外的是,3月美债市场突然杀出了“程咬金”。
TIC数据显示,3月全球私人投资者总计净买入约1188.7亿美元美国国债,较2月的654.6亿美元大增约82%,俨然成为美债市场的新买入势力。
“这某种程度减轻了美联储的购债压力。”Brandywine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负责人 Jack McIntyre认为,但私人投资者对美债的青睐能否持续多久,同样是未知数。毕竟,3月全球私人投资者大举买入美债有着一定偶然性与特殊性,一是10年期美债收益率骤然大幅飙涨至1.77%,令私人投资者看到难得的抄底机会而纷纷入场,二是当时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升温,触发不少新兴市场国家资管机构与富豪赶在欧美资金回流前,率先将资金转移到美元资产“避险”。
“如今美联储一再强调延续当前QE政策令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出压力缓解,加之美债收益率涨势趋缓令其投资吸引力下降,全球私人投资者未必继续愿为美国巨额债务买单。”他表示。
在多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看来,3月众多美债持有国“集体”减持美债,还受到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前景的影响。
“随着美国疫苗接种顺利推进与各州经济重新开放,加之美国政府力推多项财政刺激计划,2月下旬以来不少海外国家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已预计美国经济将迎来强劲复苏,纷纷调高了美债收益率(美债价格相应下降),进而有步骤地逢高减持美债。”一位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资产配置部主管告诉记者。到底是海外央行减持美债引发了3月美债收益率大幅快速飙涨,还是美债收益率大幅飙涨加快了海外央行减持美债步伐,目前市场仍存在不小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海外央行已难以忍受美元持续走低对美债资产估值的“侵蚀”,对美债资产用脚投票。
他指出,在3月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预期骤然升温期间,海外央行发现持有过多美债反而给自身金融市场安全构成新的“威胁”——不少海外投资机构意识到美元贬值正令这些国家外汇储备估值下降,未必有能力遏制资本外流风险,便加大沽空这些国家货币汇率的力度。
“这驱动不少海外央行减持美债并持有美元,随时准备干预汇市稳定本国货币汇率。”他表示。至今,这种审慎操作仍在部分外债压力颇高的新兴市场国家蔓延,令他们不大敢重返美债市场。
Jack McIntyre直言,尽管4月美债收益率涨势趋缓,加之美联储一再强调延续当前QE政策,但除了日本等少数国家央行与资管机构开始重新加仓美债资产(主要原因是4月新财年启动,这些国家资管机构开始重新配置海外资产),多数国家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对美债投资基本持观望态度。究其原因,4月美国通胀压力骤然升温,令华尔街市场再度对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升温,令美债价格又将面临新的剧烈波动,令这些国家担心配置美债将遭遇资产安全性与流动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全球美债持有国央行集中减持美债,私人投资者则成为新的“接盘侠”。
TIC数据显示,3月全球私人投资者总计净买入约1188.7亿美元美国国债,较2月的654.6亿美元大增约82%。此外,当月他们还买入431.4亿美元的美国企业债,这是自2007年雷曼破产事件以来的最大规模美国企业债券购买潮。
前述华尔街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表示,这背后,一是3月美债收益率骤然快速上涨(美债价格加速下跌),创造了难得的抄底投资机会,二是他们看好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前景,认为美债资产安全性会随之提升。
在他看来,全球私人投资者扎堆涌入美债,也凸显当前优质资产(高收益低风险)荒状况日益严重——当美债价格出现回调,众多私人投资者才会入场哄抢。
Jack McIntyre则表示,私人投资者能否成为美债市场的“新买入势力”,同样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一是相比海外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采取持有到期的长期配置策略,私人投资者则更关注低吸高抛的交易性获利机会,未必愿意长期配置美债为美国庞大债务“买单”;二是美元若持续贬值,可能会吞噬私人投资者抄底美债的大部分收益,令他们不得不尽早止损离场。
在他看来,3月私人投资者大举涌入美债资产,其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当时美债收益率飙涨导致市场对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预期骤增,不少新兴市场资管机构与富豪赶在欧美资金撤离前,率先将资金配置美债美股资产“避险”。如今随着美联储一再强调延续QE政策令新兴市场资金流出压力缓解,这些新兴市场资管机构与富豪又计划重返本国金融市场博取更高的收益。
“但是,这些海外资本蜂拥入场抄底美债,的确暂时缓解了美国发债募资与美联储财政赤字货币化压力。”WallachBeth Capital全球宏观经济研究主管Mohit Bajaj指出,3月份美国长期资本净流入额达到2622亿美元,远高于今年前两个月的908亿美元与42亿美元,令美国财政部能以较低利率发债募资,间接降低了美国债务利息开支财政压力。
(作者:陈植 编辑:张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