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生育率低于警戒线! “十四五”提出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19〕24号)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一年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圆满完成普查现场登记和普查主要数据的汇总评估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
中国人口增速放缓,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为: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14.4350亿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13.3972亿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势态。
受到先后实施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比政策实施前多出100多万人。到2018年,随着二孩效应逐步减弱,出生人口持续下滑,2019年出生人口降至1465万人,2020年进一步下滑至1200万人。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初步汇总的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总和生育率就是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的数量。通常情况下,总和生育率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保证整体人口水平相对稳定。我国这一数值低于1.5则意味着跌破警戒线。
低生育引起关注,“十四五”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
低生育水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
随着消费升级,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生养小孩的花销越来越大,一个家庭需要承受的经济压力逐渐增加。不仅如此,生小孩之后还有更大的难题就是选择照顾小孩的人选。面对如今夫妻双方都有工作的常态化社会现象,照顾小孩的任务大多都落在家里老人的身上,然而老人的体力个经历也是有限的,请保姆的风险较大;再加上当代年轻人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经历,像上一辈父母的“无私奉献”精神已经不被80、90后倡导,这些现状都在“劝退”当代的年轻人生育下一代。
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影响,低生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调查,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只要做好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短短80个字,折射出“十四五”时期人口政策的重要变化,这一变化集中体现在包容性、全面性、前瞻性和均衡性这几个关键词上。尤其是“生育政策包容性”的表述,应属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