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1年中国秸秆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 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
农作物秸秆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副产品。秸秆垃圾处理主要指将这些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
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
农业是我国立国的根本,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其中谷物产量12335亿斤,比2019年增加61亿斤,增长0.5%。其中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荞麦、燕麦等,均为产生秸秆的主要农作物。
秸秆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农谚说“斤粮斤草”,生产1斤粮食的同时要产出1斤多秸秆,我国秸秆产量和粮食产量呈现正向的相关关系。数据显示,2011-2019年我国秸秆总量整体变化程度不大,这主要与农作物播种面积较为恒定,不可能出现大的波动有关。
2011年我国秸秆产量为7.71亿吨,前瞻根据秸秆产量的历史数据并结合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初步估算2020年我国的秸秆产量约为7.97亿吨。
我国开展了多种秸秆垃圾的处理利用模式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一直是我国长久不衰发展的根基产业,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附属产品,秸秆就是农作物中产量最高、种类最多、经济效益最大的副产品,除了农作物本身以外,秸秆也成为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之前秸秆垃圾的利用受到收集方式、利用技术和运输成本的限制,焚烧、废弃成为主要处理方式,这不仅导致环境污染,还带来严重资源浪费。
因此近年来我国一直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开展“5+1”处理模式进行秸秆垃圾资源的利用,分别是秸秆垃圾原料化、秸秆垃圾燃料化、秸秆垃圾肥料化、秸秆垃圾饲料化和秸秆垃圾基料化五种资源化处理模式,加上秸秆垃圾无害化处理,共同构成了我国现有秸秆垃圾的处理利用模式。这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减轻环境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秸秆垃圾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为肥料化利用
目前,我国秸秆肥料化利用约占整体利用规模的50%,随着我国秸秆垃圾处理的利用率的不断提升及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未来秸秆垃圾处理行业的在应用趋势方面仍将围绕“五化”展开,我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趋势体现在秸秆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增加、秸秆饲用量增加、秸秆工业加工利用量增加、秸秆食用菌养殖利用量增加,而秸秆废弃和焚烧量减少、秸秆直接燃用量减少。另外,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肥还田和秸秆过腹沼肥还田逐步替代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垃圾处理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价值
目前行业的投资价值主要包括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两大块。经济价值包括农民增收,企业创收,社会价值主要包括减轻污染与提高对资源的节约利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稳步发展,以及传统秸秆处理方式的淘汰。我国实施多项政策支持这一行业,同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目前,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5%以上。在政策的不断支持下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也稳步发展,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及秸秆处理技术的进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更多数据来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秸秆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