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海证券:三安光电(600703.SH)化合物半导体产品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海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三安光电(600703.SH)2020年业绩符合预期,三安集成振翅欲飞。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57/26.59/34.7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1/0.59/0.78元/股,对应当前PE估值分别为58/40/31倍,维持“买入”评级。
国海证券指出,2020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84.54亿元,同比增加13.32。受益于LED行业逐步回暖与化合物半导体产品放量,公司业绩持续上行。其中20年公司化合物半导体芯片销量同比增长13.43%。
国海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84.54亿元(+13.32),归母净利润10.16亿元(-21.73%),其中,三安集成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304.83%。同时,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2021Q1公司实现营收27.17亿元(+61.60%),归母净利润5.57亿元(+42.14%),三安集成实现销售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约146.39%。
投资要点:
2020年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营收稳步增长。受益于LED行业逐步回暖与化合物半导体产品放量,公司业绩持续上行。2020年公司化合物半导体芯片销量同比增长13.43%,主要得益于三安集成产品放量与LED下游逐步回暖。毛利率方面,2020年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0.47%(-4.90pct),销售净利率12.02%(-5.39pct),毛利率与净利率同比降低,主要系三安集成产品销量提升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及公司LED产品单价下降但销量提升两方面因素所致。费用方面,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为1.48亿元(+35.91%),销售费用率为1.76%;管理费用为6.73亿元(+33.57%),管理费用率为12.76%;财务费用为0.84亿元(-26.84%),财务费用率为0.99%,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增长0.96pct;研发费用方面,2020年公司持续发力多项集成电路研究,研发投入4.06亿元,同比增长105.93%,研发费用率提升至4.80%。
加速降低LED芯片库存水位,实现产品结构升级,聚焦Mini/MicroLED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020年底公司LED芯片库存6073.68万亿粒(+105.20%),存货金额41.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21亿元,但环比三季度存货42.23亿元减少0.61亿元。2021Q1公司存货金额为43.25亿元,环比2020年第四季度末增加1.63亿元,但LED芯片库存商品环比减少2.24亿元影响,公司持续推进原有库存消化成效初显。此外,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聚焦Mini/Micro LED研发与产业化,目前已与全球多家下游知名客户开展Mini LED导入TV、显示器等领域的合作,与TCL华星共同投资的Micro LED研发产业化联合实验室已于年底正式成立,公司红外、紫外、车用产品、植物照明等细分领域产品也在逐步起量。国海证券认为LED行业正逐步回暖,且2021年3月部分中低端芯片的售价已开始上调,随着低端产品毛利率的逐步提升,细分应用领域产品的销售金额占比提高,预计公司主业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将会逐季持续得到改善。
三安集成收入高速增长,产品放量打开公司成长新空间。三安集成涉及的射频、电力电子、光通讯、滤波器业务取得重大突破,产能逐季爬坡,2020年全年与2021Q1销售收入同比均大幅增长,已逐渐成为公司业绩高增的新支柱。2020年三安集成砷化镓射频产品出货以2G-5G手机、WIFI为主,已累计海内外客户近100家;滤波器产品开发性能优越,第四季度实现双工器出货突破1,000万颗,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电力电子产品中碳化硅二极管开拓客户182家,转量产客户35家,已有超过30种产品已进入批量量产阶段,二极管产品已有2款产品通过车载认证,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已有4家客户进入量产;光通讯PD出货量稳步上升,量产客户104家,VCSEL出货量快速增长,量产客户55家,DFB发射端产品实现从无到有的销售突破,13家客户进入转量产阶段。国海证券认为公司产品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且出现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未来伴随公司扩产项目持续落地与产能的逐步释放,三安集成的营收规模将会持续增大,强大盈利能力将助力公司实现二次腾飞。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全球LED芯片龙头,先行布局化合物半导体制造。国海证券认为公司在LED领域竞争优势明显,伴随着LED行业需求逐步转暖以及Mini/Micro LED新兴应用的兴起,将会充分受益,此外,公司加码化合物半导体制造领域,有望乘第三代半导体崛起之东风,实现二次腾飞。 风险提示:LED产品价格下降,行业需求不及预期;Mini/Micro LED研发与应用不及预期;化合物半导体研发生产不及预期;化合物半导体国产替代不确定性风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