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四五”规划发布:到2025年产量力争达60万辆)
围绕提升整车制造综合竞争力、突破关键零部件产业短板、打造智能汽车发展新优势、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完善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五方面展开。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制定并印发《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将力争达到60万辆,规上工业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并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产业化。“十四五”期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围绕提升整车制造综合竞争力、突破关键零部件产业短板、打造智能汽车发展新优势、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完善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五大方面展开。
《规划》指出,2020年,浙江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7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6.1%、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5.3%;全省共有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已批复产能65.4万辆,吉利集团连续九年入选世界五百强,威马、合众、零跑、天际等一批新势力造车项目相继投产。同时智能网联技术应用进程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加快布局。
尽管取得一定成果,《规划》中仍明确表示,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部分短板和问题,包括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不足;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商用车发展基础薄弱;先进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零部件仍待突破,高附加值的电子化、智能化产品省内配套不足;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有差距,应用环境和配套体系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台的《规划》与今年2月发布的《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相比,对于“十四五”期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的表述更加明确具体。此前《征求意见稿》中表示,到2025年,要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5%左右,培育2-3家年产销能力超过10万辆的整车生产企业;纯电动乘用车新车百公里平均电耗优于国家要求,动力电池快充时间缩短30%以上。
而正式出台的《规划》中规定得更为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60万辆,规上工业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优于12千瓦时/百公里。同时,《规划》中表示,到2025年,培育10家生态主导型企业。重点支持吉利汽车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至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超过30%,同时在传统车领域重点发展新一代的高压混合动力系统,实现整车碳排放同比2020年降低30%以上。
此外,二者对于智能网联发展水平的表述也存在不同。《征求意见稿》中称“到2025年,L3 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广泛应用和规模化量产,新车用户渗透率达到60%以上”;《规划》中则将“L3级别”改为“L2级别以上”,即“L2级别以上智能汽车技术新车渗透率达到6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强调,要通过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系统、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来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整车实现产业化;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实现量化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标,浙江省将坚持产业集群发展,围绕整车制造优化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着力打造环杭州湾汽车产业集群,积极建设温台沿海汽车产业带,推进各地方汽车产业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一湾一带多基地”的专业化、协作化、联动化的新能源汽车空间发展格局。
(作者:宋豆豆 编辑:张若思)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