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虚增货币资金近300亿!康美药业审计机构正中珠江被罚没5700万!)
3月22日,资本邦了解到,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两年前被央视点名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又进入了公众视野。
证监会发文表示,因康美药业2016年、2017年、2018年年报存在虚增收入、虚增货币资金等财务造假行为行为。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正中珠江)为康美药业提供审计服务。
证监会对正中珠江没收业务收入1425万元,并处以4275万元罚款。
虚增货币资金近300亿,虚增营业收入近89亿
康美药业是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生产、销售。公司的主要生产和经营产品为中药饮片、西药、保健食品及食品、中成药、医疗器械等。
这样的一家中药企业在2019年却因虚增超大额度的货币资金和营业收入引起热议。
2019年4月30日,康美药业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表示由于一系列会计处理上的问题,导致存货少计195亿元;造成公司营业收入多计89亿元,导致货币资金虚增299亿元。
这份公告一出,就引起了多方关注,如此数额巨大的财务造假在A股市场上也是罕见。
就连央视的《焦点访谈》和央视财经频道也专门跟进了此事。
而多次收到证监会和上交所关注函之后,康美药业还是在财务数据的披露上“朝令夕改”。
2020年1月23日,康美药业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3.5亿元至-16.5亿元。4月30日,披露的2019年度主要经营业绩报告中表示,披露全年净利润修正为-36.48亿元。到了6月4日,又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披露2019年度净利润修正为-46.15亿元。
因此引得广东证监局行政监管对其出具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多次发行债券、借款,2019年负债达439亿元
而康美药业的债务问题也十分严重。在其2019年年报中,披露了2019年负债439亿元,短期借款128亿元,应付债券129亿元。2018年负债470亿元。
数额庞大的债务也是因为其多次发行债券,多次贷款。
2018年4月26日,披露拟发行不超过等值于2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融资产品,2018年4月26日,披露拟发行公司债券的规模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含60亿元),2019年,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向康美药业又发放了信托贷款13亿元,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提供了委托贷款20亿元。除此之外,康美药业还多次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
而在康美药业披露了财务问题后,评级机构也迅速下调了康美药业的债券评级。2019年8月披露将“15康美债”、“18康美01”和“18康美04”的评级从A下调到BBB;而在2020年下调到了CC。
数额如此巨大的财务造假,康美药业可谓是“顶风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