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花式“保壳”哪家强?看*ST企业如何各显神通)
近日,美邦服饰(002269.SZ)发布关于出售股权资产的公告,称拟将持有的上海模共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模共实业”)100%股权出售,拟出售金额4.48亿元。而美邦服饰表示,本次交易将形成资产处置收益约为2.5亿元。
公告披露模共实业持有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799号房产,总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根据美邦服饰官网显示,其总部地址位于浦东新区康桥东路800号。由此可知,美邦卖掉的是其总部的房产的一部分,可谓是忍痛转让。
美邦服饰此次卖地的原因为2020年糟糕的财务表现。
美邦服饰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06亿元,2019年亏损8.25亿元。美邦服饰此次卖地自保,或许是在为后续的“保壳”提前做准备。
而对于其它已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来讲,卖地卖房还真能将它们从退市的悬崖上拉回来。除了卖房、卖地之外,各家企业为了“保壳”也是各显神通,大秀“财技”。
根据东财的数据显示,A股共有130家上市企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对于这些企业来讲,“保壳”就成了重中之重。
卖房、卖地、卖资产成“保壳”主要手段
说起“保壳”手段,卖房卖地几乎成了屡试不爽的万能钥匙。有些企业一年的净利润不到一亿,卖几套房的收益却能轻松超过净利润。
这其中最著名莫过于ST海马(000572.SZ),前称为海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不过让这家公司出名的并不是它的汽车,而是卖房。
2019年4月23日,ST海马发布公告,称为优化和盘活存量资产,公司拟挂牌出售位于上海市的36套闲置房产和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81套闲置房产。
就在同一天,ST海马披露公司将于2019年4月24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由“海马汽车”变更为“*ST海马”。
而在这个背景下ST海马加大了卖房的力度,同年5月23日,又披露拟将位于海口市住宅269套,商铺15套出售。
而这一系列操作,也让ST海马成功“保壳”成功。
2020年6月18日,ST海马披露,公司2019年度的净利润为8519.62万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9.21亿元。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期末净资产均为正值,成功“保壳”。
同样的招数,*ST游久(600652.SH)也试过,2019年12月13日,披露拟将位于上海市共计8套房产挂牌出售,上述房产的评估价值为1.55亿元。而*ST游久于2020年5月12日披露,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7.92万元,因此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也“保壳”成功。
除了卖房、卖地之外,卖资产也是“保壳”的重要手段之一。
*ST聚力(002247.SZ)2020年5月19日披露,拟出售北京帝龙文化100%股权,交易价格为1元,此次出售资产是为剥离亏损业务,公告披露,北京帝龙文化2019年亏损15.15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亏损2142.53万元。*ST聚力表示本次交易将增加本年度的投资收益约为1.2亿元。而其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预计盈利1.4亿元–1.8亿元,预计也将“保壳”成功。
而卖资产也有ST海马的身影。2021年2月6日,ST海马披露为进一步聚焦汽车主业、优化资源配置,公司控股子公司海马财务拟向中国铁路投资出售其持有的海南银行7%股权。本次股权转让的转让价格为人民币3.3亿元。而其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预计亏损9亿元-13.5亿元,刚“保壳”,业绩又由盈利转亏。
除了卖房卖地、卖资产之外,还有的濒临退市的企业会出售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来续命。
政府、实控人补助也能帮助实现“保壳”
而除了卖资产之外。政府补助也是很多濒临退市企业所选择来“保壳”的又一妙招。在这方面,ST海马还是遥遥领先。
2020年,ST海马就披露了4次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具体为2020年4月8日披露的累计收到各类政府补助合计968.75万元,4月11日披露的累计收到各类政府补助合计1783.29万元,5月15日披露的累计收到各类政府补助合计1046.77万元,7月8月累计收到各类政府补助合计1454.72万元。11月21日披露的收到各类政府补助合计1509.4万元。
ST海马表示,公司获得的上述政府补助,均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实际收到时计入2020年度“其他收益”科目。上述补助均会增加公司的利润。
不过ST海马此次应该是功亏一篑,其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预计亏损9亿元-13.5亿元。
不过2020年亏损已成定局的情况下,ST海马还是早早就开始为2021年“保壳”大战做准备。除了上面提到的以3.3亿元向中国铁路投资出售其持有的海南银行7%股权,在2021年3月17日,披露下属子公司近日累计收到各类政府补助合计858.23万元,补助形式为现金补助。同样的,ST海马表示公司获得的上述政府补助,均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实际收到时计入“其他收益”科目。预计将会增加公司2020年四季度利润总额人民币755.14万元,2021年一季度利润总额人民币97万元(未经审计)。
太原重工(600169.SH)也是使用了这种方法。2020年11月20日,披露收到实际控制人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拨付的专项补助资金3.82亿元,用于解决拖欠职工各项工资、企业转型项目支出等。
太原重工表示该笔政府补助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公司2020年度其他收益。而其在2021年的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0万元左右。而2019年为亏损8.14亿元。成功由亏损超8亿元到盈利3200万元。太原重工收到的补助顺利帮其避免了“戴帽”的风险。
退市规则修订,坚决清除“老赖”企业,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020年,A股上市公司突破4000家,但是业绩不佳退市的企业却很少。随着注册制的实行相信以后上市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多。因此监管部门就需要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坚决将那些就想着花式“保壳”、而不是去专注于企业发展的公司清理出去。
12月14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各自发布了修订后的退市规则的征求意见稿。此次修改新修订的退市规则新增了多项退市指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新增“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组合型退市指标,并且是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标准就要退市。同时规定,“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准,“营业收入”应当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
二是新增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的财务造假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如果证监会认定企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造假,也有退市风险。
三是明确退市风险警示股票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触及终止上市标准。同时退市整理期也将缩短为15个交易日。
上面这一些列的新退市规则,表明了国家监管机构对于维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视,随着注册制的推行和将来全面注册制的推行,国内资本市场更加需要清除那些不健康的企业,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能够让资本市场更加良性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