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都市化下的故乡新抉择)
春节更像是一个时光机器,走向未来的两个方向在此交织。但这样的交织不会太久,你很快会踏上你自己的选择,汇入洪流,期待下一次交织。
一线城市的日新月异,故乡三四线城市的安逸乃至一成不变,往往是普遍印象。而近两年春节记者返回浙江金华时,却感受到三线城市也正在融入都市圈的发展中,并重塑其新面貌。
从地理位置看,浙江处于长三角经济区,省内包含11个地级市,作为强省会的地区,外界最熟知的莫过于杭州。事实上,浙江省内被分成了四大都市圈,或者说四大核心经济区域。
其中的金华城市群,也被称为金义(金华义乌)都市圈,包含金华、衢州、丽水等市。
有意思的是,金华和义乌的微妙联系,类似广州和深圳的关系,而金义东都市圈,有点类似一个微缩版的粤港澳大湾区。
所以,从中可以看到,在浙江省内,也在按城市群进行发展。而省内三线城市面临的机会在于,并非只能做杭州的卫星城,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禀赋来发展相应的城市群,这是一个正大力发展的家乡。
这也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浙江省内都市圈进化的政策配套,而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三线城市,也在都市化中呈现复杂折叠的生态。
在城市群发展面临机遇的同时,三线城市同样有着挑战。
最典型的是人口的持续流出,比如金华本地人才不断地流向省内的杭州、宁波,还有省外的上海。有数据显示,杭州迁入人口最大的来源地是绍兴、嘉兴、金华。
不少返乡过节的金华人认为金华城镇化不断进步,区域改造可圈可点,但是依然决定过了几天假期就回到上海、杭州去,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在金华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如果说这是一个城市下行的趋势,那么上行的趋势就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发展。
金华也是长三角区域的受益者,因为长三角本身有一个基本盘,而金华也位于省内四大经济圈之列。虽然排在第四,基本面看,还是在吸纳周边省份的泛长三角的人才资源,安徽、江西、湖南流入金华的人口也不少。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2019年末,浙江全省常住人口为5850万人,与2018年末常住人口5737万人相比,增加113万人。其中,金华市的常住人口总量为562.4万人,与2018年末常住人口相比,增加2万人,在浙江省排在第7名。
在2018年,金华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25%,部分经济发达区域比重更高。而在记者同辈的亲朋好友中,新组建家庭中外省人口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房价近年来也在上涨,尽管金华GDP体量不高,在4000-5000亿元之间,但是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截至2021年2月22日,金华的商品房均价高达18000多元/平方米 ,甚至高于成都的17000多元。
而对于金华这样的三线城市而言,在本地人才的流失和对外地人的吸引之间,怎么形成平衡、哪一股力量更强,还在不断地交织变化。
在人才流动、都市圈推进的过程中,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也更加复杂和多样,而不再只有单一的选择。
譬如养老方案日益多样化。记者的同学中,就有不少父母跟随出外打拼的子女进入大城市,而在这一次疫情来袭不得不就地过年的时候,原本倾向回乡养老的父母们也发现,入城养老亦不失为良策。
另一方面,在原乡养老也已经衍生出不少新的生活方式,他们或是在乡间盖带有小院的别墅,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或是住进新开发、新拆迁的高层住宅。
可以看到,养老的解决方案中既有去大城市养老,也有选择在本地养老。年轻人的就业也如前所述,有的前往一二线城市寻找更广阔的职业空间;有的留在本地,公务员和银行等工作的收入和待遇也颇佳;也有从都市返回故乡的年轻人开启新的征程。
眼前呈现的,是一个折叠的故乡。
这边厢,大家都在学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这是往左滚的轮子,通过提升对其他城市的吸引力来补充人才;另一边厢,三线城市人才的流失,是往右滚的轮子。两种趋势在朝着各自的方向滚动,但齿轮就在记者的心中交汇,交汇点就是春节。
在这么一个时间点,才会感受到对于生活选择的隔阂、撕裂,两个方向在互相的牵制,也带来一种恍惚的感觉。春节更像是一个时光机器,走向未来的两个方向中在此交织。但这样的交织不会太久,你很快会踏上你自己的选择,汇入洪流,期待下一次交织。
而新的故乡,有了新的居民,每一个留下、离去的个体都重塑了故乡,人口的来去交织,展现的是城镇化、经济发展下的众生相,而春节的意义也因此变的更加广泛和强大。
(作者:倪雨晴 编辑: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