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南下资金连续三日净流入超200亿,投资者争议“定价权”逻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坪 2021-01-20 2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南下资金连续三日净流入超200亿,投资者争议“定价权”逻辑)

1月20日,港股通南下资金净流入再超两百亿港元,为连续第三日净买入额超200亿港元。当天恒生指数连续第5个交易日飘红,上涨1.04%,恒生科技指数则在南下资金的助推下狂飙5.28%。

不过,在南下资金疯狂涌入的另一面,市场却陷入了一定分歧,当日港股ETF一改昨日的涨势,盘中触及跌停,最终收跌9.88%,港股通50ETF则收跌6.7%,上港股通ETF跌5.6%,恒生ETF、恒生指数ETF均跌超过4%。

迥异的走势背后,市场对汹涌的南下资金是否能撼动港股现有的估值体系,似乎还存在一定的争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有市场人士认为,南下资金确实在扮演定价权的主要动力,但也有投资者对记者指出,目前投资机会或仍在A股。

南下资金连续“抄底”港股

“A股虚高,港股便宜。”一名长期关注港股市场的投资者对记者感慨道。

伴随低估值、新经济标的上市以及近两年新成立公募大多可配置港股等因素带动,南向资金越来越活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月20日,南下资金已连续21个交易日成交净买入,在南下资金的助推下,港股走势逐渐火爆,Wind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恒生指数涨幅10.03%,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则高达17.32%。

对于南下资金疯狂涌入的原因,业内普遍认为在于市场资金向更低估值的港股流动。

1月20日,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联席董事陈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轮南向资金大举流入港股背后,是由三个特定因素共同刺激形成。

“一是估值便宜,2020年港股市场明显落后全球主流的市场,估值优势明显,在经历了国内核心消费板块的超额收益之外,资金开始体现对于优质的,低估值标的的投资需求。二是对机构和基金来说,此时大多数A股核心资产的估值和配置已经到达一定的高度,管理规模再度上升之后,需要寻找更多核心的资产来提升和配置,而国内很多稀缺的核心资产都在港股,这里存在很强的配置需求。三是人民币升值。”陈刚说道。

在陈刚看来,作为以港币来计价人民币资产的标的,除了要体现人民币汇率升值之外,还要体现一定的估值溢价修复。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眼下持续涌入的南向资金究竟能持续多久,是否会对港股市场的核心定价逻辑造成冲击,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在陈刚看来,以目前的宏观环境来看,(香港上市)企业有一定的利润修复预期,加上货币供应暂时还处于相对宽松的阶段,资金对于低估值追逐的大趋势依然还是会维持。从今年港股通南下资金的流入量,以及包括中移动,中芯国际等外资出清的标的走势来看,南下资金确实在扮演定价权的主要动力,这种回归潮在今年的港股会体现的较为明显。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南下资金的动态难以做出较为明确的判断。

智通财经研究部总监万永强便对记者表示:“(南下资金大幅净流入)是否持续我觉得是一个动态的问题,短期来看,主要因素是内地新增资金在寻找更具性价比的标的,一旦填平流入就会减缓,长期来看,A股依然是主战场,考虑到资金来源比较复杂,关键节点才会突然爆量。”

在其看来,目前南向资金流入量是否峰值要看新发行的基金情况,万永强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内地资金(在港股)影响力逐步提升是大趋势。”

科技、消费股成热捧对象

具体来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港股通南向资金主要流向三大领域,包括科技股、消费板块和部分低估值高性价比中资国企。

以1月20日为例,在南下资金持续流入之际,头部科技股阿里巴巴收涨8.5%,阿里健康涨超17%,美团涨逾9%,腾讯、京东均涨超3%;消费板块中,海底捞、九毛九、康师傅、周黑鸭分别上涨3.14%、1.84%、1.94%、1.37%;低估值高性价比中资国企中,中广核电力、中联重科等,分别上涨1.63%、3.4%。

具体来看,1月20日港股通买入金额前十分别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U,中芯国际、中国移动、敏华控股、香港交易所、中国海洋石油、美团-W,思摩尔国际、信达生物,当日资金净流入金额分别达到50.95亿元、38.10亿元、10亿元、9.19亿元、8.52亿元、8.21亿元、7.85亿元、5.58亿元、3.74亿元和3.24亿元。

“整体来看,低估值、稀缺的核心资产以及部分A+H的优质标的会是南下资金喜好的板块。”陈刚说到。

“南下资金是更了解内地资产的,目前港股市场内地公司的比例大幅提高,南下资金持续流会给港股带来投资理念的变化,无论是A股中比较稀缺的腾讯控股、海底捞、九毛九,还是相较A股存在明显低估的券商、中资国企等,背后都体现了内地投资机构对具有稀缺性的核心资产的理解。”前述投资人说道。

百利好证券策略师岑智勇也指出:“当南下资金持股量增加,就价掌握话语权,港股与A股之间的估值差,可能会日渐收窄。”

万永强认为,2021年港股总体仍是结构性行情,“2021年整体的机会应该还是在大消费,大消费有可能跑赢整个市场,一方面是它的护城河够深,再加上本身的消费属性足够强大,能够抵抗一系列突发事件,此外,CXO类药企得益于公共卫生事件后国外订单的转移成长性得到强化。 2021年一季度,我认为行情还会在2020年年末的光伏、汽车两大板块延续。”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