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抱团行情会瓦解吗?踏空股民要不要追高?国泰君安给出答案!

来源:e公司 作者:汪云鹏 2021-01-10 13:2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A股抱团行情会瓦解吗?踏空股民要不要追高?国泰君安给出答案!)


明天又要开盘了!本周,A股市场上演了惊人的分化局面,各行业龙头不断创新高,而广大中小盘股票却在指数上涨的时候瑟瑟发抖!对于这种极端风格的变化,未来会继续还是会停止?对于踏空而处于焦虑中的股民来说,最关注的问题是:当前核心资产估值不断推升的时候,还能不能上车?

在A股风格演化进入极端的时候,百亿私募宁泉资产杨东最新的内部沟通信火了,该沟通信明确指出:现在不是投资光伏、锂电、电动汽车的股票的好时机了,他们已经逐步退出新能源相关的股票,因为目前的性价比对投资者已经很不友好。

杨东还强调,也许个别强大且幸运的领先企业可以通过时间来化解估值,成为最终真正的王者,但大多数被爆炒的新能源股票恐怕未来只能以股价的大幅下跌来消化估值了。

当前,对于那些持有A股所谓核心资产的股民来说,现在可谓是最赚钱的时候。市场除了新能源车、光伏、白酒等持续大热门以外,各种被网友以“茅台”命名的龙头股市值不断飙升,“油茅”金龙鱼、“药茅”恒瑞医药,“酱茅”海天味业、“化茅”万华化学等,甚至还有港股的“水茅”农夫山泉,股价都在不断刷新历史。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担心,A股明星板块以及抱团股持续暴涨会不会透支未来,而且明显可以看到这些抱团股的涨势正在加速,未来会不会出现大幅回调?

国泰君安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显顺今日发布的报告明确指出,抱团春节前难见瓦解,这也意味着风格难切换。

难道市场会对高估值问题视而不见?陈显顺表示,担忧是肯定的,当前的南下资金数据便可见一斑,近5个交易日当日南下资金净规模均超百亿港元。港股中上市公司相对优质(可比A股龙头)且估值合理,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资金增配。高估值仅是表象,本质是A股优质资产的稀缺性与微观流动性骤增间的矛盾。极致的风格何时结束?需等待流动性拐点。但春节前出现该情形的概率极低。

陈显顺指出,2021年无风险利率有望迎来进一步下行的可能,这将成为2021年行情的核心驱动。微观流动性超预期的结果,不是重演“小市值弹性”,而是强化“大市值抱团”。当前微观流动性超预期的结果是这部分流动性进入基金而非直接入市,从而基金的边际定价决定市场的方向与结构。当前风格切换的难度较大,伴随资金投资的久期放长,蓝筹龙头仍是首选。

1月8日,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武超则也表示,从2018年到现在整个市场的机构行为越来越明显。不管是新发基金还是增量资金,散户市场逐步在向机构化演变,导致重仓的白马股被不断推高。市值在五百亿上下的公司将来可能会进一步分化,好公司与差公司的估值收敛可能很难看到了。市场这两年的泡沫化是不分行业的,是整个市场核心资产的泡沫化。这背后所隐含的是龙头企业增长的确定性。武超则表示,龙头可能会变,但龙头的泡沫化是不会变的。

不过市场上也有不少大V开始谨慎对待这种风格的极端演化,认为正在高位加速上涨的股票,不管看起来多肥美,都不建议再去追。这个车,如果一开始没有坐上,后面就不要强行去爬车、吊车,太危险。股市机会很多,要学会调整心态,安静看别人家吃饺子。另外,那些还在低位艰难挣扎的小票,不管看起来多便宜,都不建议想去捞。

虽然短期来看,抱团风格很难出现改变。但可以看到,包括茅台在内的A股核心资产上涨速度和时间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资金不断强化这种抱团风格的时候,可能迎来加速。这种加速也意味着,之后的行情可能会很疯狂,但疯狂之后中期回调也将不可避免。如果高位追进去,回调行情的杀伤力并不小。所以踏空的股民最纠结的就是此时应不应该追。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陈嘉禾对当前A股抱团现象也进行了分析。

陈嘉禾表示,自2020年以来,资本市场上出现了机构投资者抱团的现象,并且形成了一种正向循环。这个正向循环的路径是这样的:一些机构投资者集中买入一些优质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的股票因为大量的买入而大幅上涨,估值则达到六七十倍PE(市盈率),甚至几百倍PE的水平。由于这种买入导致股票价格上涨,机构投资者的业绩也就因此大幅跑赢市场。而随着业绩的上升,新发行的基金等产品也受到市场热捧。因此,有更多的新资金流入市场,这些资金再次被投向同一批优质公司的股票,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继续上扬。同时,由于市场上的流通盘已经慢慢被之前的持仓锁定,因此每一次新的上涨所需要的资金,变得越来越少。

于是,资本市场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正向循环:抱团的机构投资者不停地赚钱、跑赢市场上其他绝大多数没有被抱团持有的股票,买入这些基金的投资者赚了很多钱,上市公司也乐见其成地看着股价上涨。

尽管这个正循环看似完美无缺,但是它并不会像永动机一样持续下去。一个当前看起来完美的正向循环过程,可能会因为许多因素被打破:有可能是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达不到投资者的预期,导致人们不再买入;有可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觉得股价太贵,因此减持套现,或者增发,导致股票供应量大增,超出资金购买能力;有可能是一些机构投资者觉得股价实在太贵,于是开始先于同行减持,最后导致牢固的抱团持股格局崩塌;有可能是一些负面市场新闻导致市场短暂下跌,盈利丰厚的投资者开始争先恐后地出逃;也可能是监管层担心市场出问题,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等等。

陈嘉禾认为,可以确定的是,资本市场无法从社会生产的实际价值之外,像永动机一样,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富来。当财富脱离了价值,似乎像永动机一般喷涌而出时,投资者更应该看到的,是正向循环逆转以后可能产生的风险。

(文章来源:e公司)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