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机构抱团压价?上纬新材IPO引发多方激辩)
上纬新材超低价发行引发上市公司、承销商和询价机构等多方激辩。证券时报记者从接近监管的人士处获悉,监管部门近期将就新股发行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可能研究出台相关措施。
上纬新材等项目大幅低于预期的发行结果,让不少市场人士将矛头指向了投行的承销能力。但深圳一家上市券商资本市场部负责人指出,行业不同,发行人企业质地不同,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分析,不能单从某一个方面来判断券商的承销和定价能力。部分新股破发,本来就是市场化发行下的一种正常现象,也是一种非理性的一级市场报价现象。
某央企控股券商投行资本市场部负责人介绍,目前IPO的销售和定价是割裂的,两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关联,也根本无法体现承销商的承销能力和水平。
而就上纬新材项目本身,有发行人员介绍,申万宏源研究所是市场公认的比较有实力的老牌研究机构,询价机构不遵从其建议区间报价,一方面和市场大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询价机构非理性行为有关。
对于询价机构抱团压价,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询价机构并不认可。
一家头部券商资管部负责人表示,作为买方,在新股询价过程中都不敢报太低的价格,否则就会被剔除掉。这位负责人指出,承销商与发行人属利益同盟,承销商出具的投价报告并无太大的参考价值。科创板至今共上市174家企业,其中自挂牌以来股价最低价低于投价报告估值下限的有29家,占比16.67%;首日成交均价低于投价报告估值下限的有10家,占比5.75%。对比8月以来上市的31家企业,最低价低于投价报告估值下限的有18家,占比58.06%;首日成交均价低于指导价下限的有9家,占比29.03%。尽管新股询价机构对投价报告估值下限打折的幅度在加大,9月平均折扣力度达到55%,但是上市后新股股价依然大幅低于投价报告下限,并且这个趋势仍在持续加速。
北京一中型公募基金投资总监透露,他并不认同“抱团压价”的说法。目前科创板、创业板网下打新需要剔除高价和低价,导致机构资金报价在逐步收敛和趋同,要想获配新股标的,只能选择在较窄的区间报价。他介绍说,公募基金投研具备独立性,需要自主研究新股投资价值并给予市场询价和估值,外部券商和内部研究员的投研支持只是一个参考。
昨日晚间,上纬新材董秘谢珮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不会去臆测询价机构的行为,二级市场会认识到该公司的真实价值而予以反馈。
部分上市公司也认为上纬新材发行定价是市场行为,不必做过多解读。“注册制赋予市场更多的主动权,优胜劣汰机制会更大地发挥作用,募资不足只是市场的一个信号,今后发行失败都是有可能的,应该理性看待。”楚江新材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刚经历询价发行的某科创板上市公司高管也告诉记者,上纬新材出现的新情况,恰恰说明了目前股票发行的市场化程度不足。现行询价发行制度下,参与报价的机构基本上会在一定导向的基础上形成默契,而这个导向往往并不一定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所以才会出现股票上市后前几个交易日大涨大跌的情况。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