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易裁员风波折射出什么)
知名互联网企业网易陷入了巨大的裁员风波当中。一名在网易有5年工作经验的员工,身患重病的同时还在坚持工作,但因“绩效不合格”被解除劳动合同。该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方案,一直没有和网易达成共识,员工甚至还提到,网易公司有监控员工等涉嫌违法行为。这位员工在长期没有得到理想解决办法的情况下,通过公众号发表了一篇谴责网易的文章,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对于此事,网易方面回应称确实存在简单粗暴、不近人情等诸多行为,并向相关前同事及家人道歉。此事件处理过程长达8个月,涉及员工本人、员工父母、员工主管、HR、劳动仲裁等多方交涉,及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章程等的交错,又夹杂诸多沟通中的谅解误解、妥协坚持、好心错事。
互联网名企业、重点大学毕业生、身患重病、被强制裁员,几个关键词加在一起,很难不引起普通老百姓共情。
从法律层面上看,《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中包括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但第四十二条同样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该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其中情形之三就是“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但法律的清晰规定,并不代表劳动者在和企业的博弈中占有优势。类似的事件,今年以来以发生不少,从年初的互联网企业996工作制度,到中年被隐性裁员,再到这次的网易赶人,一件件一桩桩,都表明劳动者当前谋生的不易和维权的艰难。
在网易这类大型互联网企业里,有着庞大的法务人员以确保公司各项工作合法合规,以让公司的各种行为在法律上很难找到瑕疵。当它决定裁员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很难与之进行对抗,即使有各种不满,大部分被裁员工也是选择忍气吞声。个别强硬的员工,选择拿起法律武器,但成本显然远高于收益。网易的这位员工曾经通过劳动仲裁,拿回了一部分赔偿,但其他的就没下文了。如果不是引起了这么大关注,他很大可能不会选择法律手段。
网易作为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中资互联网企业,最近几年公司的业绩也非常好,再加上创始人丁磊的传奇经历,在大众眼中有着良好的公众形象。作为一家公众公司,网易理应比普通企业有更高的社会责任。员工选择大公司就业,是因为对这些大公司有着超然于法律的情感期待,毕竟法律只是行为的底限。这也是大公司能够招揽到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来到这里进行劳动付出汗水拿到报酬,更多地是想体验一种并不应该虚幻的安全感,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即使因为经营情况不好,需要减员增效,这些大企业也应该给予比一般企业更多的补偿。
一个青年人,从重点大学毕业,进入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已经证明了他的优秀,但短短几年就面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还被公司裁员的窘境,这样的生活轨迹真是令人唏嘘。可以想象,由于已经形成舆论,即使政府不介入,网易最终也大概率会让这位员工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但不是每一个被辞职的员工都有这么好的文字写作能力以及运气的。
我们都是普通人,希望弱者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每一个小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