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流动性释放危险信号:做市正被摒弃 强制变更转让方式大潮涌动

来源:犀牛之星 作者:挖贝网 2018-08-12 10:5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三板流动性释放危险信号:做市正被摒弃 强制变更转让方式大潮涌动)

越来越多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主动或被动放弃做市转让,转为集合竞价转让,新三板流动性告急。

强制变更转让方式大潮泛起

在新三板流动性愈发低迷的现在,原本可以改善股票流动性不足问题的做市转让,正在远离挂牌企业。

一方面,原本采用做市转让的部分挂牌公司主动放弃做市,转为集合竞价。另一方面,做市商撤离也导致部分挂牌公司不满足做市转让的要求,股票交易方式被强制变更为集合竞价。

挖贝网根据全国股转公司公告统计发现,目前被强制由做市转为集合竞价的公司数量呈上升趋势。

2017年,新三板还未进行交易制度改革。当年3月10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将泰安科技(833800)的股票转让方式强制由做市变更为协议,拉开新三板强制变更转让方式序幕。

挖贝新三板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新三板20只做市股被强制变更股票转让方式为协议转让。2018年截止8月11日,又有59家做市公司被强制变更转让方式,其中,仅8月以来8个交易日的时间里就有19家,与2017年全年的20家相比只差1家。

被强制变更股票转让方式的79家新三板公司

79家新三板公司被强制变更转让方式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由于做市商不足2家。

按照新三板相关规定,选择做市转让的公司,需有2家以上(含2家)做市商提供做市报价服务,如不足2家,且未在30个转让日内恢复为2家以上做市商的,如挂牌公司未按规定提出股票转让方式变更申请,其转让方式将强制变更。

流动性告急

新三板做市股被强制变更转让方式背后,是做市商和做市企业双向选择的结果。

据7月20日全国股转公司揭示,新三板做市商退出做市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做市商主动调整做市策略。2017年以来,市场环境下行的大背景下,部分做市商基于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开始调整做市策略,主动退出一些业绩不佳或受到处罚的股票做市。二是部分做市企业因拟IPO、控制股权结构等原因主动变更转让方式或摘牌,导致做市商被动退出做市。

这样的趋势或仍将延续。据挖贝网粗略统计,7月1日至8月11日,有28家新三板公司首次宣布做市商已不足2家。若30个转让日内这些公司做市商数量未能恢复,且未主动申请变更转让方式,则将被强制变更。

此举或将进一步加剧新三板流动性危机。

众所周知,目前,新三板陷入流动性低迷困境。8月6日,新三板做市指数首次跌下800点,目前未见反弹。此外,根据全国股转公司统计数据,2018年以来,除新的交易制度上线的1月份,新三板成交金额达到139.64亿元外,2月-7月份,新三板单月成交金额均不足80亿元。

而做市股在新三板流动性、交易量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全国股转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做市股票占全市场股票的15%,但其成交金额和成交笔数分别占到全市场的45%和87%。

全国股转公司表态,将继续坚持并鼓励做市转让。一方面,持续推动市场发行、交易、投资者适当性改革;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做市制度优化改革,推出做市商评价与激励机制,促进做市商功能充分发挥,扩大做市商队伍,丰富做市商类型等。

改革方案何时出炉?届时,新三板流动性能否得到改善?有待观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